Making Recycled Aggregate Suitable For Structural Concrete

来源 :第八届结构工程新进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fen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revious researches have pointed out that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RAC) has inferior properties because of the old mortar attached to the recycled aggregate (RA).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tructural application of RA,the RAs modifications have been investigated,including physical methods,chemical methods and microbial methods.In this paper,two novel modification methods with nano-material and microbial precipitation proposed by authors,to enhance the properties of RA,are introduced.The great improvements in micro and macro properties of RAC were found after the surface treatment with nano-material.Meanwhile the properties enhancements of RA were also revealed with an optimum microbial precipitation modification.Moreover together with natural aggregate concrete,non-modified and nano-material slurry modified RAC were applied in three beams in a real project.In situ strain monitoring in the target beams showed the improved resistance to cracking of RAC after modification.This paper aims to make a contribution to making RAC suitable for structural concrete by modifying RAs.
其他文献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遭遇到不少预期内和预期外的冲击与挑战,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一方面,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延续调整回落态势,投资增速持续下滑;另一方面,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仍然突出,且伴随市场需求下降,产能利用率进一步下降,行业总体库存压力较大.在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全行业依然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产业规模、企业实力、技术装
电厂中的超细煤粉在高温燃烧的过程中,挥发份以气体的形成排入大气,储存在煤质中的能量转化为热能,无机组分和矿物经熔融、聚合形成粉煤灰粒子.由于发电用煤的消耗量与日俱增,导致粉煤灰的排放量也急剧增加.在我国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准格尔煤田中出产的煤矿中富含高岭石及勃姆石等无机矿物特点决定了内蒙古西部地区高铝粉煤灰高铝、低铁的化学组成特点.本研究以内蒙古高铝粉煤灰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衍射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
岩土工程作为一门技术学科被国际学术界公认至今只有六十余年的历史,它作为一门工程专业学科被引入我国并广泛应用发展也只有三十余年的时间。但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目前我国岩土工程的实践和发展水平在世界上是名列前茅的,其应用领域也是最广泛的。大量的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实例证明,在保证岩土工程成功和安全的所有措施中,岩土锚固技术无疑是可供选择的最成熟和最经济可靠的技术之一。正因为如此,对于正在立项和在建大型工
对目前应用较广的几种预应力锚索的结构型式和应力分布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拉力型、压力型预应力锚索存在应力集中问题.拉力分散型、压力分散型、拉压复合型预应力锚索的锚固段应力分布均匀,能提高地层强度和钢绞线材料强度的利用率.预应力锚索的锚固荷载受孔口段地层强度制约”的结论.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端头分段自锁型预应力锚索”,新型锚索的锚固荷载由自锚荷载和外锚头荷载共同承担,克服了传统锚索的缺陷.
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问题是关系到民生与经济的重大问题,它的凸显与上升态势直接反映了我国在管理与技术上的不合理判断与贯彻落实的差距.很多时候,我国在基坑边坡施工这一初始阶段就走上了歧路.本文旨在对基坑边坡塌方事故这一工程质量问题,结合具体案例与亲身实践,分析其事故原因,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建筑工程管理创新与技术落实的必要性,并结合管理与技术提出相应解决方案,而管理的目的是变复杂于简单.
现行的相关规范中对地下室抗浮锚杆设计没有统一规定.通过对相关规范的比较,详细论述了锚杆的设计方法及参数选用,并对工程抗浮锚杆计算方法的选择给出了适当的建议.
锦屏一级水电站坝岸边坡拉裂破碎岩体,全剖面采用压力分散型锚索加固.为了研究强卸荷拉裂岩体边坡群锚效应,本文根据相似理论进行材料配备,研制了物理试验模型,参考现场锚索张拉试验进行了多级加载,设置单锚、群锚对比试验,并布置了应力计和位移计进行监测.单锚试验得出:内锚固端剪应力、轴力分布不均匀;锚索应力影响区10cm,靠近锚索监测点应力变化大.对比试验得出:群锚试验中各监测点位移、应力与单锚试验相比有很
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FRP)锚杆是一种由树脂和玄武岩纤维复合而成的新型材料,与传统钢筋相比具有强度高、耐腐蚀性强和抗震性能优越的特点.基于不同直径BFRP锚杆在不同强度围岩材料中的室外拉拔试验,利用改进的应变测试元件对锚固系统内部空间应力传递现象进行分析,为BFEP锚杆的推广应用和设计提供理论基础.试验结果表明:同种围岩材料中,锚固系统界面应力沿轴向和径向的衰减速度均与BFRP锚杆的直径有关
囊式扩体锚杆技术是一项具有技术、经济、环保优势的新型扩体锚固技术,应用该技术体系能够大幅度提升锚固结构体系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经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岩土锚固工程界逐渐认识了深埋囊式扩体锚杆的承载变形性状所特有的加工硬化特征,且扩体锚固段端承力对锚杆承载力拥有决定性的贡献.结合宁波工程项目进行了囊式扩体锚杆现场足尺试验研究,并分析讨论了这种新型扩体锚杆的试验结果及其工作特性.
水利水电建设中,无论如何选择坝址,都会遇到错动带处理相关问题.针对错动带的处理,根据不同的岩层,出露于不同的部位而处理的方案也不尽相同.在大型地下洞室群内遇到错动带,严重影响洞室围岩稳定,一般采用综合的处理技术进行加固.本文从白鹤滩水电站左岸地下厂房C2错动带的地质构造、成因及产状的分析着手,分析对白鹤滩左岸地下厂房上下边墙稳定的影响程度,再分别从开挖回填混凝土置换、高压对穿冲洗、预应力锚杆、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