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基于大数据的精细规划构建--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来源 :2015年第十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zhg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对城市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粗放规划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城市规划建设面临变革.本文通过总结粗放规划存在的问题,分析指出精细规划将是新常态下规划的必由之路,提出大数据是确保精细规划实现的根本保障.本文构建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精细规划技术框架,重点介绍了该框架下的规划编制、规划管理、技术支持各方面的具体内容,以期为新常态下城市规划工作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其他文献
研究表明:技术工作的超前,科学的组织管理,优化的施工方案和道路布置以及机械装备是保证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快速施工的前提;为了保证上游二级配防渗混凝土质量,加快施工速度,本标段均采用汽车下游或跨横缝直接入仓方式,局部采用了采用钢栈桥等辅助入仓的方式满足了进度和质量的需要;合理的分并仓规划,以混凝土拌制和道路运输能力确定缩短碾压混凝土层间间歇时间是提高碾压混凝土层间结合质量的有效措施;本例施工道路布置
随着城市规模拓展,大城市周边出现了一定数量的边缘社区,对居住在这些社区的弱势群体而言,出行难是首要问题.其交通问题一是中微观层面居住区规划设计不合理带来出行不便,二是宏观层面城市交通供给不足造成社区边缘化,原因主要是政府对边缘社区交通建设投入不足、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不合理、城市交通规划理念倾向于机动车辆而忽视行人需求.最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应当规划细化和多样化的土地利用模式,增加边缘社区公共交通供给
从减少碳源和增加碳汇的角度来看,大多数城市规划着重在土地使用、道路交通、绿地系统和城市空间形态的规划布局等方面进行改进,从而实现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文章以盘锦辽东湾新区金帛岛为研究对象,以低碳生态的视角为导向重新审视金帛岛新城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要素,从金帛岛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空间形态控制、道路交通控制和绿地景观控制三个方面分析其在低碳生态背景下的控制模式,提出控规方案的优化建议,分析金帛岛低
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国落实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编制中的国家标准《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中,人文是其中一项评价指标,反映了绿色生态城区评价除"硬性技术"外对"软性措施"方面的考虑.本文研究了美国LEED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英国BREEAM Community、日本CASBEE-Cities和德国DGNB Urban Distr
江苏省在取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以"可定义、可量化、可操作、可考核、可追溯"为原则,从经济发展、社会民生、城乡建设、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等五方面,建立了由33项指标构成的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对各省辖市的经济社会进行了绿色发展评价,结果显示,绿色发展水平较高的为苏州、无锡和南京,发展水平较低的为连云港、宿迁和淮安,且呈现总体发展水平按苏南、苏中、苏北依次降低的趋势.
十八大把生态文明置于科学发展观"五位一体"的战略框架中,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生态文明指引新时期城市建设,我国生态文明城市发展的基本目标是紧凑、低碳、经济、和谐.本文通过对东营生态环境的分析,构建东营生态安全格局,划定生态红线,探索低碳路径下东营生态城市的建设.
我国规划类型复杂、层级多且数量巨大,从国家到地方层面空间规划体系在行政上分属不同的业务部门主导,由于各部门间的行政职责、工作方法存在差异,各项空间规划在指导思想、执行标准等方面也各不相同,导致我国众多规划间相互矛盾重叠、脱节甚至冲突等导致"打架"的现象尤为突出.因此,"多规合一"显然是提高规划实施效率,解决各类规划不协调问题的良好手段.随着"多规合一"的推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也需要及时进行转变以适
针对当前专项规划编制中存在的编制过程缺乏规范、编制内容缺乏统筹的问题,本文以《广州市应急避护场所建设规划》为例,从规划管理的视角对该规划编制过程中在统筹协调部门利益、加强与各层次规划内容衔接和对规划实施的指导等方面的相关做法和措施进行探讨.通过对《广州市应急避护场所建设规划》的总结,本文认为编制主体的多元化,是造成专项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各部门规划缺乏协调的重要原因之一,应通过加强行政协调并制定实
国际航空枢纽作为城市内重要的功能节点,具备自身的发展规律,对于周边城市功能布局具有极强的引领作用.目前,国内尚且没有围绕航空枢纽构建完善的城市功能地区的成熟案例,本文对广州、郑州等城市构建空港经济区的规划研究,总结相关的经验,并结合重庆江北机场的自身特征,从产业引导、用地优化、交通提升三个方面提出重庆国际航空枢纽周边地区的规划策略,并最终引发城市转型发展的思考.
全球价值链功能分工成为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城市网络经济联系的重要方式.本文论述城市网络价值链分工体系下价值生产的理论渊源,在解构价值链分工体系的基础上,认为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功能分工能够有效反映世界城市网络的经济空间联系方式,由此构建城市网络价值专业化生产及分配的组织模式及空间结构,为运用全球价值链分析世界城市网络提供理论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