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笛鲷NCC的功能及其抑制研究

来源 :中国水产学会鱼病学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ick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离了红笛鲷头肾中的NCC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了NCC杀伤靶细胞K562的活性;制备了兔抗NCCRP-1(NCC受体蛋白1)的多抗,在效应细胞和靶细胞中加入一定量的抗体,分析了抗体对NCC杀伤功能的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作为我国重要的淡水育珠蚌之一,因此开展其分子免疫的研究。本文通过利用RT-PCR结合RACE-PCR的方法克隆出褶纹冠蚌CpSOD cDNA全长,将基因和表达载体pET-30a经Kpn I、EcoR I双酶切之后,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
过氧化物还原酶(Peroxiredoxin,Prx)又称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hioredoxin peroxidase,Prx),能够保护机体抵抗各种氧化胁迫。本研究克隆了褶纹冠蚌Prx基因(CpPrx)的cDNA全序列,并对其序列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pPrx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1247bp,开放阅读框为591 bp,编码196个氨基酸。
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作为我国重要的淡水育珠蚌之一。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s)是解毒系统中的Ⅱ相解毒酶。褶纹冠蚌piGST cDNA全长816 bp,包括615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05个氨基酸,5端非编码区19 bp,3端非编码区182 bp含加尾信号(AATAAA)及ployA尾。
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是我国重要"淡水育珠蚌"之一。本文对褶纹冠蚌过氧化氢酶(cpCAT)的cDNA进行了克隆与原核表达。利用RACE-PCR及同源克隆方法,克隆出cpCAT cDNA全长。该基因全长为4863 bp,且有3个外显子,2个内含子。
褶纹冠蚌HSP90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为2674bp,其中5UTR(非编码区)有83 bp;3UTR有410 bp,包括28bp的poly (A).在poly (A)上游20 bp处存在AATAAA加尾信号,在poly (A)上游120bp处存在1个RNA不稳定模体ATTTA (RNA instability motifs);HSP90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
本研究首先对细胞进行温度梯度处理,确定适宜的高温处理温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高温对草鱼肝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草鱼肝细胞铺到培养板中,27℃培养过夜。
赤点石斑鱼血清免疫球蛋白经饱和硫酸铵沉淀,Sephrose-4B柱提纯后免疫Balb/c小鼠。经细胞融合和抗体分泌细胞筛选,获得两株抗石斑鱼免疫球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Mab-8D6和Mab-2D3,两株单抗的亚级份均为IgG1,腹水抗体的ELISA效价为106,对纯化的石斑鱼免疫球蛋白的检测灵敏度为62ng,其中Mab-2D3只与石斑鱼免疫球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而Mab-8D6除了与石斑鱼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腔内及水管系统内都充满了液体,且含有大量的游离细胞,许多学者认为两器官内的细胞是完全相同的。本研究从细胞类型、数量及表面抗原等方面对不同规格刺参体腔内和水管系统(波里氏囊)内游离细胞进行了比较,以期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各自的功能。
红笛鲷(Lutjanus sanguineus)俗称红鱼、红曹鱼,是我国南方沿海主要的经济鱼类之一。然而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疾病频繁暴发,给红笛鲷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鱼类的免疫系统及其抵御外界感染的免疫反应进行研究,致力于提高养殖鱼类的免疫力,被认为是应对暴发性疾病的积极有效的主动防疫技术手段。
鱼类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研究近年来逐步展开,一般对鱼类特异性免疫水平的检测仅限于体液免疫的抗体水平测定,而关于鱼类体液免疫中起主导作用的B淋巴细胞记忆方面的研究还很少。本研究以我国主要养殖品种罗非鱼为研究对象,通过注射外源蛋白,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来研究鱼类体液免疫记忆及其免疫细胞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