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艺措施对宁油16号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来源 :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i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薹及摘薹后不同施氮量、不同种植密度对油菜宁油16号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显著,摘薹处理各生育期均比不摘薹处理延迟。摘摹后施氮量越多,生育期延迟越长,而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生育期呈逐渐提早的趋势。摘薹后株高、分枝点着生高度、一次分枝数均显著减少,二次分枝数显著增加。摘薹后随施氮量增加,角果数、每角粒数增加,千粒重下降。不同种植密度摘摹后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无明显变化。摘薹后产量下降,补施氮肥、增加密度可使产量增加。种子含油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种植密度对含油率无影响。
其他文献
本试验对冻害后的油菜进行喷施外源激素和补施肥料处理,分析了油菜结实期间角果的生长发育情况、不同处理对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为今后抗冻救灾提供科学依据。
孙正聿,1946年11月生,吉林省吉林市人,哲学博士。吉林大学资深教授。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科研基地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社会兼职:全国
双低优质高油分杂交油菜新品种秦优7号在旱地杂交制种时,父本一般较母本早开花1~3d,为了调节其父、母本花期相遇良好,提高制种产量,采取在蕾薹期适时摘除父本K407上部的几个一次分
会议
种植密度、施肥水平、肥料运筹等栽培因子对油菜苏油4号产量及构成因素影响的研究表明,(1)移栽密度11.25万株/hm2、施纯氮330kg/hm2以及基、腊、薹花肥配比4∶2∶4是苏油4号获
会议
江苏省卫生厅 :你厅关于对“金箔酒卫生监督有关问题的请示”(苏卫法监 [2 0 0 1]2 6号 )文收悉。经研究 ,答复意见如下 :依据《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GB 2 75 7— 81)、《
用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宜油15为材料,通过密度(x1)、播种期(x2)和纯氮施用量(x3)三因素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得出了在直播栽培方式下,油菜新品种宜油15高产栽培的数学模
会议
应用盆栽试验研究方法,通过干旱处理与正常灌溉对比,分析了苗期和成熟期不同类型油菜根系和地上部生长指标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苗期由于油菜生长期短,具有较强抗旱性的芥菜型油菜
会议
针对江西省油菜现行栽培方式过度依赖于劳动力投入,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探索提出一套油菜机耕直播栽培方式。
以蓉油11号为供试材料,栽培措施对油菜产量的影响是施氮量>播期>密度;667m2施纯氮15.47kg的产量最高,667m2施纯氮14.37kg的效益最高;其播期为9月4日~9月7日最适宜;667m2密度为5 632
会议
果园的秋冬季节管理在果品生产中是非常重要的,正确合理的管理,可以强壮树体,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果树的产量和果品的质量,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1果园深施肥俗话说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