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症中药新药派能达胶囊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及其开发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rzis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当前国内外对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症,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原因不明的白细减少症,及乙型肝炎或红斑性狼疮等诱发的血细胞减少尚无特效疗法,长期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雄激素和输血等疗效欠佳,药物的毒副作用大. 方法:①药学研究包括派能达的制备工艺、成分分析、质量标准和稳定性试验等.为找到人参皂苷中促进造血的有效部位,采用造血祖细胞增殖的生物学活性试验为考察指标,从人参总皂苷→人参二醇组皂苷→分离20余个组分→筛选出促进造血活性最佳的有效组分→人参二醇组皂苷5个单体→派能达胶囊.人参二醇组皂苷5个单体*派能达胶囊。②药效学采用动物模型、造血干/祖细胞、基因调控和蛋白组学等系列实验,研究促进造血和免疫调节的双重功效。③毒理学包括急性、慢性毒理学和三致试验等。④Ⅰ,Ⅱ期临床研究,首选治疗ITP、原因不明的白细减少症,因目前国内外尚无确切疗效治疗血细胞减少症的国家标准的同类品种,故国家药监局指定以安慰剂作对照。 结果:①完成国家药监局规定的23项实验和资料,成功获得中药5类新药临床试验批件2项。②以生物学活性试验为考察指标,指导建立并优化制备工艺,科技含量高,最大程度地提纯并富集有效部位,成分含量明确为S个单体。③促进造血的作用明显,治疗ITP小鼠、大鼠的疗效显著,升高血小板计数,促进骨髓巨核细胞成熟。有效地改善化疗小鼠的骨髓抑制,加快造血功能恢复。有效地改善再障小鼠的骨髓抑制,促进造血祖细胞增殖,升高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体外促进人骨髓红系、粒系和巨核系造血祖细胞增殖,且诱导原始巨核细胞分化。④调节免疫的功效显著,治疗ITP小鼠和大鼠模型,一定程度抵抗输入抗体对血小板的破坏,抑制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频数和指数。提高外周血CD4+, CD4+CD25+细胞数,使T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基本恢复。治疗免疫介导再障小鼠,显著地降低异常增高的CDB+细胞,提高CD4+细胞,从而恢复CD4+/CDB+细胞比值。⑤基因转录调控和蛋白质组学等系列研究阐明分子作用机制,上调增殖分化相关ERK, JNK信号传递途径5种转录因子和9种蛋白激酶的表达,并抑制异常凋亡而支持造血细胞生长存活。诱导糖皮质激素受体核转录因子表达增高,与基因上游调控区DNA启动子/增强子结合的活性增加,具有类糖皮质激素样效应。基因芯片分析表明派能达诱导上调造血细胞增殖分化相关功能的靶基因。双向电泳和质谱分析证明派能达治疗再障小鼠后,骨髓细胞差异表达的蛋白均与促进造血和调节免疫相关。⑥毒理学研究证明属于基本无毒性药物。⑦前期产品升血灵胶囊(人参总皂昔)作为院内制剂临床应用18年,治疗ITP、再障和白细胞减少症等患者6000余例,疗效良好而无明显副作用。现派能达Ⅰ期临床试验证明安全性良好。Ⅱa期临床试验揭盲,在国内7家血液病优势的新药临床试验医院进行,单用240mg/日治疗8周,对ITP、原因不明的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确切且无明显副反应。ITP患者经派能达治疗后,外周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治疗前,显效和良效的病例占37.6%,而安慰剂组则为0%。白细胞减少症患者治疗后白细胞明显高于治疗前。⑨推广应用到八家医院临床研究立项课题8项,治疗ITP、再障、原因不明的白细胞减少症、肺癌化疗的减毒增效、红斑性狼疮和乙肝所致的血细胞减少等,己有结果显示疗效良好。 结论:新药临床试验批件己转让给省内企业,组建了产学研协同的创新团队。研究证明派能达既有促进造血,又有调节免疫的双重功效,促进人和小鼠骨髓造血祖细胞增殖及诱导分化的类生长因子样效应,并阐明其分子作用机制。治疗上述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症具有安全有效,所需剂量小、服用方便而无明显毒副反应等优势。可与西药互补而提高疗效,能够减少或部分代替强的松、雄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而减少其毒副反应。新药研发促进学科发展,成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一重点研究血液病基地(受资助2.5亿建设经费),先后受国际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课题资助十余项,发明专利被授权,发表论文54篇,SCI收录12篇,该项目与澳大利亚长期友好合作,先后在澳洲、美国、韩国作学术报告,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好评。
其他文献
TNF-α的基因多态性与COPD的易感性是相关的,在临床上可以用来作为遗传性标记物进行检测,用于早期发现容易催患COPD的高风险人群,这对于积极预防COPD的发生以及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多发病、常见病,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一些进展,本文结合近些年"培土生金法"在慢阻肺治疗方面的研究,归纳了COPD的中医病因病机及"培土生金法"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指出稳定期COPD患者的中医病机,以正虚为本、痰痕互结为标,而脾气虚既是本病发展和转折的一个关键环节,又是防治COPD的重要环节。纵观COPD肺脾气虚的中医病机,结合“培土生金法”,运用益气健脾方治疗稳
目的:探讨补益宗气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吸入可必特,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补益宗气,疗程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间相比,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分均值与F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分期证素演变规律.方法:收集17家三级甲等中医院支气管哮喘患者资料,运用SPSS18.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进行频次、频率、构成比的统计描述及卡方检验.结果:发放表格2500份,收回表格2481份,有效2428份.急性发作期病性证素以痰、寒、饮、热、风、血瘀为主,病位证素以肺为主;慢性持续期病性证素以气虚、痰、寒、饮、阴虚、风、热、血瘀为主,病位证素
目的:探讨阳和平喘颗粒干预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诱导痰EOS、ECP、IL-5、IL-13炎症因子的临床研究.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中药组及西药组各20例.中药组给予阳和平喘颗粒,联合组在中药基础上加用舒利迭,西药组吸入舒利迭治疗,3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3组临床疗效和EOS、ECP、IL-5、IL-13指标的变化.3组临床疗效和EOS、ECP、IL-5、IL-13指标的变化。结果:联合组总有
目的:探讨通络醒脑泡腾片对痴呆模型大鼠海马糖代谢关键酶PDH和α-KGDHC表达的影响,为其抗痴呆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建立Aβ25-35海马注射和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2-VO)两种大鼠痴呆模型,两种模型动物实验分均为6个组及假手术组,模型组,安理申组(阳性对照组)(1.4mg/kg),通络醒脑高剂量组(7.56g生药/kg)、中剂量组(3.78g生药/kg)和低剂量组(1.89g生药/kg)
目的:观察保心胶囊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模型心衰时旁分泌及自分泌途径初步探讨.方法:SD大鼠,雌雄各半,分两次腹腔注射盐酸多柔比星,每周1.4mg/kg,连续8周建立扩张型心肌病(DCM)模型,灌胃给予保心胶囊4周后处死大鼠,处死后剪开左心室取心肌组织,10%甲醛固定后石蜡包埋,5μm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改变及心肌间胶原纤维变化.取心脏左室组织,按1:9的比例加入生理盐水匀浆,4
目的:研究虎杖苷(Polydatin,化学名称为3,4,5-三羟基芪-3-β-单-D葡萄糖苷(3,4,5-trihydrox-stibene-3-β-mono-D-glucoside),分子式C20H22O8)对乳鼠离体培养的心肌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增殖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取新生SD乳鼠左室心肌,采用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分离心肌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在培养成功的心肌细胞及传代及生长良好的成纤维细胞培
目的:肝纤维化时发生病理性血管生成与肝窦重构,对肝纤维化的病理进程及治疗预后有重大影响.抑制肝纤维化病理性血管生成极有可能成为防治肝纤维化的全新策略.中药活性成分姜黄素具有显著的抗肝纤维化活性.本论文研究姜黄素体外对肝星状细胞促血管生成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大鼠肝星状细胞体外培养。ELISA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VEGF的表达。Matrigel血管生成实验体外检测姜黄素对肝星状细胞血
目的:观察荨芍血脉平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家兔模型炎性因子的影响,研究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喂养加颈动脉球囊拉伤术损伤制造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将70只家兔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荨芍血脉平高剂量组(6.28mg/kg)、荨芍血脉平中剂量组(3.14mg/kg)、荨芍血脉平低剂量组(1.57mg/kg)、辛伐他汀组(1.33mg/kg)和丹参组(54mg/kg),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