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微球表面负载银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ping121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水热法,以葡萄糖为碳源制备碳微球(CMSs),并在800℃退火30 min.将CMSs超声分散1h,然后在悬浮液中顺序加入硝酸银(AgNO3)及硼氢化钠(NaBH4),通过还原法在加热条件下制备Ag/CMSs复合材料,并讨论反应过程中AgN03溶液浓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通过抑菌环法定性实验对所制备的Ag/CMSs复合材料抗菌性能进行评价.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分析、能谱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以及热重分析等研究手段对得到的产物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退火后的CMSs热稳定性明显提高,并且表面有-OH、C=O等含氧官能团,无需进行氧化酸化;CMSs在水溶液中与AgN03NaBH4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可以在其表面负载Ag纳米颗粒,并且进行抗菌实验分析,发现样品具有抗菌作用,可以作为抗菌材料.
其他文献
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不同次数热循环的镍基合金薄板表面的高辐射涂层的残余应力进行了分析,利用扫描电镜对热循环前后涂层的截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热循环对涂层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主要由非晶态的硼硅玻璃,硼酸镁,二硅化钼和四硼化硅组成;随着热循环次数的增加,涂层内部出现很多微裂纹和孔洞,但是涂层与基体的结合良好;涂层表面存在压应力,随着热循环次数的增加,涂层压应力先增加后减小.
以Al2O3、 Y2O3粉末为原料,0.5at%TEOS为烧结助剂,采用真空固相反应烧结法(SSR)制备了Y3Al5O12 (YAG)透明陶瓷,并对烧成的YAG陶瓷的晶体结构,微观组织和光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YAG陶瓷为石榴石结构;1780℃烧结5h的样品已经透明,烧结15h的样品致密度接近100%,透光率超过70%.
采用丙烯酸络合溶胶-凝胶法合成出锂离子电池用ZnMn2O4负极材料,并用TG-DTA,XRD,S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达到800℃,焙烧5h时能够形成单一四方相尖晶石结构的ZnMn2O4粉体,结晶良好;络合剂丙烯酸与金属离子摩尔比显著影响微观形貌,1∶1时层片状结构发育完善;组装成扣式电池进行电化学测试的结果表明,丙烯酸∶金属离子=1∶1的样品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
通过加入预陈化过程、控制陈化时的升温速率,使凝胶球内外完全胶凝且均匀一致;通过洗涤时去离子水温度及洗涤次数的控制,避免小球开裂,减少废液量;通过干燥时真空度与温度的调节,避免小球开裂,均匀干燥.采用重络酸钾滴定的方法测量了陈化液中NOr浓度随陈化时间的变化,进而判定陈化结束的时间;测量了洗液中NO3-浓度,进而判定洗涤过程是否结束.采用该陈化洗涤干燥工艺顺利完成了多批次的验证试验,最终制备出了满足
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方法,研究不同CeO2掺量对钠铝硅玻璃固化体抗浸出性能的影响及其结构的改变.结果表明:随着浸出时间的增加和CeO2掺量的增大,Ce元素标准化浸出率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中CeO2质量分数为11%的玻璃固化体样品nF的浸出率在7d后稳定在10-4 g·m-2·d-1左右,饱和浸出率达到4.68×10-5 g·m-2·d-1,表现出优异的抗浸出性能,且浸
采用真空热压工艺制备了添加纳米ZrO2和微米WC的Ti(C,N)基纳米复合金属陶瓷材料,并研究了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在纳米ZrO2添加量为5%、微米WC添加量为9.6%(质量分数,下同)时,Ti(C,N)基纳米复合金属陶瓷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较好,抗弯强度为1014MPa,断裂韧性为7.25 MPa·m1/2,硬度为15.57 GPa,其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比未添加纳米ZrO2与微米W
以Si粉为烧结助剂,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在1600℃/50 MPa下制备出了SiC/B4C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了Si添加量和保温时间对B4C基体SPS烧结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借助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Si粉与B4C基体中的C发生反应,生成SiC相.Si粉的添加可以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烧结性能和力学性能.当Si添加量为20%时(质量分数,下同),复合材
会议
现如今,由于硫化物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油品的深度脱硫问题亟待解决.表面分子印迹脱硫作为一种绿色新型吸附脱硫技术,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为了提高分子印迹材料(MIPs)的吸附性能,本研究对两种不同孔结构碳微球基质的MIPs进行比较.在基质制备方面,由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得到几乎无孔的碳微球(NCMSs),平均粒径约为360 nm.与此同时,通过葡萄糖溶液水热法可控制备得到粒径相当(360
基于共轭聚合物电子给体和碳材料电子受体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课题组将碳微球应用于太阳能电池中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依然很低.贵金属材料银由于其独特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性质已表现出独特的光学性质.本文以葡萄糖为碳源,硝酸银为银源,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各种参数下的内包银的碳材料.结果表明: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碳微球的直径增大;随着硝酸银浓度的增加可以明显的看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