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氧化处理棉针织印染废水生化处理出水的试验研究

来源 :2011传化股份全国印染行业节能环保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fentongx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染废水经生化处理后,仍残余较多的污染物和色度。臭氧在水中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能够降解并矿化部分有机污染物。试验采用臭氧氧化法对江苏某棉纺织印染企业生化出水进行处理,在进水CODcr为80~120mg/L、BOD5为6-9mg/L、色度为35-80度条件下,通过静态试验研究了处理效果,当臭氧投加量为23.4mg/L时,出水CODcr为45-70mg/L、BOD5为10-13mg/L、色度<5度。结果表明,臭氧对废水的色度有很好的去除效果,但出水CODcr仍不能保证在60mg/L以下,不能完全达到《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32/1072—2007)的要求,需要进一步采取技术措施改善出水水质。
其他文献
随着广珠铁路和广珠轻轨铁路江门支线建设的进展,电气化铁路和牵引供电等新的用户就进入江门供电局的服务范围,单相整流负载的电气化铁路对电网的影响具有其特殊性。本文从理论分析、仿真实验及工程经验三个方面探讨了电气化铁路产生的谐波、无功功率和负序电流,并阐述了其将对江门电网的影响,提出采用单相注入式混合电力滤波器与静止无功补偿器的复合补偿方案,以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雷电地闪探测是全能型雷电探测设备研制的一部分,全能型雷电探测设备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在雷电监测与气象灾害预警技术领域急需突破的两个“瓶颈”之一。在介绍闪电电场和磁场测量意义的基础上,采用平板天线和正交环形天线接收雷电电场和雷电脉冲磁场信号,设计了自动增益放大电路扩大了输入雷电信号的动态范围,设计了线性相位0增益的低通滤波器滤除云闪等干扰成分,并基于FPGA平台实现了两路磁场和一路电场信号的波形采集
计算机技术与测试测量仪器的结合,出现了新型测试仪器一虚拟仪器,采用虚拟仪器的测试方案是自动化测试的发展方向,针对目前充电机试验步骤繁琐,效率不高的现状,根据充电机的试验内容和试验流程,介绍了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软件平台的充电机测试系统,详细阐述了工作原理和系统组成,该系统实现了界面便捷操作,远程控制等功能,并且具有通用性和扩展性。通过实验室的现场应用,验证了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提高了试验效率
随着电网互联程度提高,低频振荡问题很难避免出现。广域测量系统的出现为更好的监视低频振荡、辨识振荡模态提供了技术基础。文章从计算速度、定阶判据、计算精度角度分析了现有模态辨识方法,着重比较了Prony方法和ESPRIT方法的适用性。提出了基于广域测量系统辨识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监视系统的思路。
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线路发生故障将危及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精确可靠地定位故障点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故障时产生的暂态行波来实现测距的理论已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但由于行波信号的复杂性和线路结构参数的多样性,传统的分析方法非常繁琐,严重影响分析系统的鲁棒性和测距的精度。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面向对象方法的行波数据分析系统,从线路的属性及其分析方法中抽象出行波数据
介绍一种基予C8051F022单片机的新型多路断送电控制器,详述了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了集中器和多路断送电控制器之间的控制协议,并给出了控制软件设计方法。实践证明,该设备具有稳定性强、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介绍了智能电网的定义及特征、国内外智能电网研究应用现状,提出在遵循所制定的智能电网发展路线图基础上,开展智能调度、数字化变电站、在线安全稳定分析和预警等关键技术研究与试点,初步建设高级调度中心,统一网络数据模型,实现具有可视化功能的电网在线监测与预警系统,提升辅助决策能力。选择区域、省网公司进行智能电网建设试点,评估试点效果,积累相关经验。在此基础上,配合特高压电网建设进程,选取先进适用技术,在国
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广泛,GPRS/CDMA数据传输广泛应用封计量自动化系统数据采集中,对电力企业的信息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主要描述了计量自动化系统数据交互防护设计实现方法,在主站系统、现场终端、计量设备上加装应用安全模块,对上下行数据进行压缩和加密,采用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算法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综合误差过大是电能计量中存在的—个关键问题。现有高压电能计量系统由高压电磁式互感器、二次电缆传输回路和电能表构成,由于高压剩磁对互感器精度的影响较大,实际运行中难以达到额定准确水平,二次回路压降及电能表中的二次变换均会影响电能计量的准确度。全数字化高压电能计量系统应用光电技术的电子式互感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及光纤传输技术。在信号采集和传输系统上有效避免误差的引入和抗干扰性。系统的计量精度有电子互感
纺织印染行业一直存在废水的排放量比较大,进水水质可生化性差,B/C低,处理难度大的向题,生化处理后还需要物化,即需要连续投加絮凝剂和脱色剂,药剂用量较大,运行成本较高。因此提高生物系统的处理效率,降低脱色剂絮凝剂的投加量,提高出水水质等成为该行业废水处理的主要目标,本研究目的在于考察生物增效技术在印染废水中提高生化系统出水的稳定性,降低COD、色度,减少絮凝剂、脱色剂的使用量等方面的应用效果。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