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在两种细胞培养液中体外培养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hao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可以在体外向成虫和囊蚴两个方向发育,为研究细胞及虫体的分化提供一个较好的体外实验模型;本文通过原头蚴在两种细胞培养液中(RPMI-1640和MEM)培养以观察其存活、生长及发育情况,从而为研究寄生虫发育提供最基本的数据资料。 方法:细粒棘球绦虫幼虫-原头蚴培养在细胞培养基(RPMI-1640和MEM)中分4组,即I组纯RPMI-1640培养液;Ⅱ组:含10%的小牛血清的1640培养液;Ⅲ组:纯MEM培养液;Ⅳ组:含10%的小牛血清的MEM培养液:并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培养15天的原头蚴的成活率分别为:I组69.87%、Ⅱ组80.35%、Ⅲ组50.25%、Ⅳ组60.32%;成囊率分别为:I组80.58%、Ⅱ组90.25%、Ⅲ组35.65%、Ⅳ组45.89%;头节外翻率分别为:I组95.50%、Ⅱ组98.65%、Ⅲ组60.52%、Ⅳ组70.98%。 结论:大多数虫体在早期向囊发育,一部分虫体头节外翻,并伴有规律的伸缩运动,但随时间的延长虫体运动减缓,又向囊蚴发育。通过对细粒棘球绦虫的原头蚴的体外培养,初步表明含有10%d小牛血清的细胞培养基RPMI-1640较适合原头蚴的生长发育,在普通培养箱中培养,最适温度在37~40℃,培养液ph=7.2,初步建立了原头蚴体外培养的方法。
其他文献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牛IL-15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特异性引物,以经LPS和ConA刺激的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的总RNA为模板,用RT-PCR方法扩增出长度约500bp的目的基因片段,并将该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上。酶切、PCR及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获得了牛IL-15全长基因的克隆。进一步通过PCR方法得到缺失其N端48 aa的信号肽序列的牛IL-15成熟蛋白基因,将其亚克隆到原核表达
在临床条件下对8个品种180只犬按说明书进行梅里亚动物保健有限公司出品的EURICAN DHPPI2L疫苗免疫保护接种,通过42天的临床观察,除一只犬因个体特异性体质反应外,未发现疫苗接种后的即时或延迟性的局部或全身性不良反应,表明疫苗具有良好安全性。将11只免疫犬和8只非免疫对照犬分成3组,分别进行CDV、CPV和黄疸出血钩端螺旋体强毒的攻毒试验。所有免疫犬攻毒后均未见临床异常,而各对照组所有犬
选用口蹄疫普通疫苗对仔猪进行免疫注射,利用血清学试验检测其抗体水平,探索免疫应答。第一次免疫后抗体水平较低,难以产生保护力;第二次免疫有效,但维持时间不长;第三次免疫能达到有效免疫效价(1:27以上),且能稳定维持较长时间。
[目的]构建四种食源性致病菌融合毒素基因及重组表达载体。制备六联融合毒素的血清抗体。[方法]采用柔性Linker序列(G-G-G-G-S)对目的基因进行串联(HblA-VT1B-SEA-VT2B-BoNTaHc-SEB),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2b(+)-F6并在E.coli BL21中进行表达,将表达蛋白纯化后免疫豚鼠制备血清抗体,利用ELISA和琼脂扩散试验验证抗体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鸡组织(肌肉、肝)中喹啉类兽药残留标示物喹啉-2-羧酸和3-甲基-喹嗯啉-2-羧酸的残留含量。组织匀浆样品经碱水解、液液萃取,采用LC-MS/MS电喷雾电离(ESI),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RM),以氘代喹嗯啉-2-羧酸为内标进行定量。检出限均小于1μg/kg。
以人工合成的无色孔雀石绿-卵清白蛋白(LMG-OVA)为包被抗原,无色孔雀石绿为竞争半抗原,两者与一定量的LMG-McAb反应,结果表明抗LMG-McAb稀释倍数为1:120000,包被抗原质量浓度为0.80ug/ml,最适检测范围1-256 ng/ml,LMG最低检测限为1.24μg/L ng/ml,标准曲线的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4.307%、4.876%,回归方程为y=-37.773x+9
为了评估镰形扇头蜱IgG结合蛋白(immunoglobulin bindingprotein,IGBP)作为抗蜱疫苗分子的潜力,将IGBP基因亚克隆到pGEX-4T-1载体,转化到感受态细胞BL21,在IPTG诱导下进行表达;表达产物免疫家兔进行攻蜱试验。结果显示,在IGBP的诱导下。重组质粒pGEX-41-1-IGBP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产生GST-IGBP融合蛋白。用融合蛋白免疫家兔后。
目的:观察以Iscom佐剂的EgM家族重组蛋白(EgM9)免疫犬后血清抗体变化情况。方法:用Iscom佐剂的EgM9对犬进行免疫。通过间接ELISA的方法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IgG、IgG1、IgG2、IgA、IgM和IgE)的变化规律。结果:经统计分析,特异性抗体及其亚类IgG、IgG1、IgG2免疫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5).结论:Iscom佐剂能够辅助EgM9刺激起机体免疫反应。
观察爱谱锐克-食肉动物专用驱虫片(每片含吡喹酮100毫克)对犬细粒棘球绦虫驱虫效果。将人工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实验犬分设5组,I组:试验药品2.5 mg/kg;II组:试验药品5 mg/kg,;Ⅲ组:试验药品7.5mg/kg;IV组:对照药品5mg/kg;V组:空白对照。投药后72hr剖解试验犬,检查各组荷虫情况。I、II、III、IV组粗计驱虫率均为100%。5 mg/kg推荐剂量可成为犬细粒棘球绦
目的:以比格犬为实验动物经口感染原头蚴,观察细粒棘球绦虫成虫的感染情况。同时按不同剂量原头蚴感染犬,了解该犬较为适宜的原头蚴感染计量。方法:分别以5万、15万、25万枚原头蚴感染6只比格犬,感染后40天开始检查粪便有无虫卵排出。结果:人工感染原头蚴后48天虫体开始排卵;6只比格犬(Beagle)细粒棘球绦虫人工感染率为100%,其中5万枚感染的平均荷虫3457条。成熟2074条,未成熟138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