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测序技术筛选继发性房间隔缺损家系的致病基因

来源 :第19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mk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一个罕见的大型先天性心脏病家系进行继发性房间隔缺损致病基因突变的研究. 方法:收集家系资料,绘制家系图.根据最优化策略,选取先证者及其患病亲属(姑妈与表叔)共3人作实验组,先证者正常亲属(表姐)作对照组,提取外周血全血基因组DNA,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筛选出致病基因,并用Sanger测序在家系其他成员(患病或不患病)中进行验证. 结果:先天性继发性房间隔缺损家系共收集39人资料,确认患病人数9人,通过家系分析明确为单基因遗传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二代测序发现患者发现MYH6第36号外显子上存在一个插人突变c5471T>GGGAGCT,该突变位点尚未见文献报导,通过Sanger测序家族中患者均有相同突变,而家族中正常成员未发现此突变。 结论:MYH6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是编码心肌细胞扩张的转录因子,有研究提示表达下调可引起房间隔缺损或心肌肥大。通过对这个继发性房间隔缺损家系的研究第一次发现MYH6移码插入与胚胎心房发育的完整性密切相关,为今后胚胎心脏心房发育研究、产前诊断、继发性房间隔缺损人群筛查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对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如30d死亡率等的临床结局的评估历来被用于促进医疗质量改善项目.美国有些州已经颁布了风险校正后结局的公开报道,并提出了进一步扩大向公众报告范围以此作为提高透明度和可能激励高质量医疗的建议.然而,对临床结局的公开报道往往被认为是医疗手术操作质量的有效替代,其必须满足数个先决条件:首先,报道的措施必须要真正反映手术操作本身的质量,而不是被其他潜在因素所主导,例如患者疾病的总体水平
1972~1977年先以北卡作为国家试点开展项目,而后,将经验推广到国家层面.干预策略是根据当时已知的相关主要危险因素的最新科学信息而制定的.这一综合性的、人群为基础的干预措施旨在降低人群高血清胆固醇水平、血压、烟草的使用及整体的膳食的改变.同时项目实施了全方位的监测和评估,以便汲取经验供国家和全世界使用.本文介绍的是北卡项目的背景、原则和经验,这不仅对防控当代心脏疾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公共卫生
显然,家族是共享的、环境与共同的基因组组分的相互关联的系统。家庭沟通的态度,知识和行为从实质上影响个人的健康行为。“自然”(基因组学),“培育”(育儿风格,认知),周围环境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在促进儿童、照顾者和家庭的心血管健康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基于家庭的方法,既针对照顾者又针对儿童,也鼓励家庭单位之间的沟通,可能是最有效的促进心血管健康的方法。家庭动力学对于解决行为改变和促进健康行为的基础
膳食不当是人类健康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膳食相关的心血管代谢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2型糖尿病及肥胖等对全球健康负担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与此同时,营养学快速发展大幅减少了不良膳食对健康和经济造成的影响.本文将从两大方面进行阐述膳食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包括认识不同的膳食模式对心血管疾病的潜在风险及如何实施基于循证医学改善膳食模式的相关政策和策略.
会议
建立兔腹主动脉分叉双支架术模型.健康新西兰兔5只,麻醉消毒后,经颈动脉途径于腹主动脉-髂动脉血管分叉处采用边支支架微突T支架技术(T-stenting and small protrusion,TAP)实施双支架植入术,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和显微CT扫
目的:总结新生儿动脉导管支架置入的围术期处理经验,以期改善此类患儿的手术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至今,本中心拟为7例新生儿放置动脉导管支架,年龄10min-10天,体重2.9kg-3.8kg,男4例,女3例,产前产后一体化3例,具体病种为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2例,重度肺动脉瓣狭窄3例,重度肺动脉狭窄合并三尖瓣发育不良并大量反流1例,重度肺动脉狭窄合并三尖瓣下移畸形并大量反流1例.所有患儿均因
探讨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表明:胱抑素C水平升高对NSTEM患者PCI术后发生全因死亡及心源性死亡具有预测价值。
评价冠心病冠脉临界病变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白介素-8,金属基质蛋白-9浓度与冠脉临界病变斑块特点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白介素-8,金属基质蛋白-9可作为冠脉斑块易损性的预测指标之一,为心肌的缺血损伤做提早评估及预防。
了解福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CEI/ARB)的使用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既往10年间,福建AMI患者指南I类推荐ACEI/ARB使用率仅为74.4-83.9%,仍有1/4患者未能接受规范的ACEI/ARB治疗,且随时间变化并无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