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罚目的间的冲突与选择

来源 :2008年中国刑法学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19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推行国家意志的一种工具,刑罚,就其本身而言,是不具有什么目的的,但是,却不能由此得出国家在运用刑罚权的过程中也不具有什么目的的错误断言。一般而言,刑罚目的,是指国家在运用刑罚权的过程中所希望取得的客观效果,对于这一点,学界已经达成共识。本文探讨了刑罚目的间的报应和预防,报应和预防是不能兼容在刑罚目的之中的,这是由正义的不可分性决定的;由于有了罪刑均衡原则的限制,一般预防说具有的功能包含了报应说具有的功能;特殊预防说和一般预防说相结合的综合理论是确定刑罚目的的恰当理论;在设计的综合理论时,不是将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进行简单相加的结果,而是一个将二者有机结合的体系;应当以特殊预防目的为主导,在从特殊预防角度考察丧失处罚必要性时,应当以一般预防为主导;当实现特殊预防目的所需的刑罚幅度和实现一般预防目的所需的刑罚幅度不一致时,应当以特殊预防所要求的刑罚幅度为准,但同时也要保证最低限度的一般预防效果。
其他文献
近期,著名小提琴教育家蒋雄达老师把他以往数十年的音乐历程著述成书,新作《弦上的梦——我的音乐人生》已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这部自传体的著作,兼具史实性、趣味性与可看性,
本文就量刑基准确定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了,首先应确立一个相对公平的量刑参考系数,其次在刑法所规定的“从重”、“从轻”意味着对具有此种情节的犯罪人的量刑必须以一定的基准
会议
我国刑事审判由重视定罪到当前的定罪与量刑并重,一方面表明我国刑事法治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另一方面表明量刑在刑事审判中的重要地位。《人民法院二五改革纲要》将制定
会议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军队后勤已经成为一个知识化、专业化、技术化程度很高的部门,客观上要求有一支具有高素质的后勤人才队伍与之相适应。因此,注重后勤人才队伍培养已成为
量刑基准应当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进行把握。狭义的量刑基准,即量刑基准,是指排除各种法定和酌定情节,对某种仅抽象为一般既遂状态的犯罪构成的基本事实所判处的刑罚。而广义的
要想考察刑罚目的对量刑的具体要求,首先就要在复杂的刑罚目的理论中确定出刑罚目的观的基本元素,通过这些基本元素来考察其对量刑的影响。因此,本文在分析刑罚目的对量刑之基础
本文以美国联邦《量刑指南》为视角,来探讨我国量刑制度的完善情况,在量刑规范化还很遥远的我国,制定全国统一的《量刑细则》,从量刑内容、方法、程序等方面完善我国的量刑制度,是
我国刑法通说认为,刑罚的目的是预防犯罪。然而,报应思想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刑罚目的理论的建构与发展都会涉及报应问题,其中诸多具体问题都或多或少与报应有关。因此,报应思想在刑
本文试图从“刑罚分配阶段论”来分析刑罚目的,从而推衍出短期自由刑的价值基础,本文所关注的短期自由刑除了是一种裁量刑之外,也是一种执行刑。短期自由刑的执行实践
会议
所谓刑罚目的,是指国家制定、适用、执行刑罚的目的,也即国家的刑事立法采用刑罚作为对付犯罪现象的强制措施及其具体适用和执行所预期实现的效果,是设计刑罚制度的基本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