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R)未来教育基础课程项目推进中的常见误区及项目理念下教学实践的探讨

来源 :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nal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英特尔(R)未来教育基础课程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的日益推进,各学校掀起了一个运用项目的热潮。项目的运用在课堂层面上既是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又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所形成的课堂建构。任何新生事物,都有一个由怀疑—适应—蓬勃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出现各种疑惑、矛盾,不断求知进步的过程。本文就以宏观上的项目推进过程和微观下的一线教学运用进行思考,指出了项目推进中的六大误区,并以一线的课堂亲历,总结出如何抓好三大要素,让项目理念准确地贯穿于教学实践之中。
其他文献
我国教育督导制度恢复以来,陕西省重点开展了对县级政府义务教育工作的督导检查,为全省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和完善教育督导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总结该省多年来的教育督导工作,指出,完善和加强教育督导制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应进一步拓展督政工作,推进县域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同时把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作为拓展督学工作的新途径。
文章介绍了重庆市教委在实施过程性督导评价方面的理念特色模式机制及相关策略研究。过程性督导评价的理念包括内涵式发展的评价理念、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理念及个性化自主发展的评价理念。过程性督导评价的特点如下:引入增值评价,强调教育增值;关注评价过程,体现持续发展;实施综合评价,运用灵活方式;构筑民主氛围,实现共同建构。指出,过程性督导评价运行模式大概有以下几种:整体推进的运行模式;专项督导的评价模式及以点带
北京市西城区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督导工作,积极探索构建教育决策、执行和监督反馈相协调的现代教育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教育督导制度和运行机制,实现了教育督导评价理念、思想、模式、方法和技术的改革与创新,有效地促进了该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本文介绍了欧盟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所选择的四个主要领域:使终生学习和跨地区学习成为现实,提高教育和培训的质量和效率,提升公平性、社会凝聚力,以及积极的公民参与意识,加强创造力与创新力。进一步探讨了欧盟所采取的监督和评估教育质量的方法和措施,并对其进行了总结。
本文从实践应用、效能分析的角度,阐述了在英特尔(R)未来教育模式上多元化团队构建与多元化活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介绍了各种以实现英特尔(R)未来教育项目理念为目标的团队的具体形式及活动策略,如网络虚拟团队、教学团队、科研团队。
本文立足于农村小学信息技术环境和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实际,以英特尔(R)未来教育项目为契机,勇于实践创新,大力加快农村小学信息化建设的步伐。通过完善环境、分层培训、竞赛促进、研究提高、网络交流等举措,全面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现代信息技术水平,从而有效促进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通过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英特尔(R)未来教育项目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引领作用,对于中小学发展也具备一种推力,在教师培养、新课程改革推进和实践指导诸方面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中小学进一步推广。学校校长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对英特尔(R)未来教育项目理念和实践的充分认可,应该是有效开展项目应用实践的先决条件。
英特尔(R)未来教育基础课程教师培训项目,是一项惠及全国教师的培训工作。建立一个推动英特尔(R)未来教育基础课程项目的有效管理机制,必须在六个方面开展项目培训的管理机制设计和建设工作:组织管理机制、教师团队机制、纪律保障机制、平台交流机制、经费支持机制和长效辐射机制。
本文探索了英特尔(R)未来教育核心课程中的多元评价在项目实践中的应用。笔者以自己的体验阐释多元评价是如何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师又是如何创造性地依托评价来转换自己的角色。
英特尔(R)未来教育具有思想理念的前瞻性、教学模式的独创性、教学手段的科学性、呈现形式的新颖性和推广应用的操作性。英特尔(R)未来教育基于网络信息,冲破了教室空间和课堂时间的束缚,突破了传统的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机会。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主体意识得到强化,创造潜能得到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建立起了互动协作关系,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进步,在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