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肝纤维化的研究

来源 :第二十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ch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外周静脉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MSCs),探讨干细胞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40%CCl4与橄榄油混合溶液0.3ml/100g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8周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肝纤维化随机分为模型组(n=10)、干细胞治疗组(n=10).另设正常对照组(n=10).干细胞来源于人脐带间充质,经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经微生物检测及流式细胞仪鉴定,DAPI荧光标记后,干细胞治疗组中的每只大鼠经尾静脉注射1×106huMSCs,模型组注射等体积培养液.于移植后2周,常规麻醉后处死大鼠,行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胆红素(TB)血清学检测,HE染色及Masson三色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行肝组织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DAPI荧光标记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s)在肝、脑、肾、肺、脾的分布情况.4.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血清学指标模型组ALT 287.50±27.29U/L,AST 341.60±51.45U/L,ALB 23.59±2.52g/L,TB 1.85±1.08umol/L;干细胞治疗组,ALT 97.80±12.53U/L,AST 136.80±38.41U/L,ALB 32.67±1.08g/L,TB0.49±0.15umol/L;干细胞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ALB显著增高(P<0.05),ALT、AST、TB显著降低(P<0.05).炎症活动度半定量评分模型组15.80±5.75,干细胞治疗组3.0±1.70.肝纤维化半定量评分模型组19.94±4.40,干细胞治疗组6.31±1.54.干细胞治疗组炎症与纤维化评分较模型组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细胞器官分布情况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干细胞治疗组,可见肝组织内有蓝色免疫荧光均匀分布,而脑、肾脏、肺脏、脾脏均未见蓝色荧光分布.结论 huMSCs可以逆转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是有效的抗肝纤维化的方法 .huMSCs经过外周静脉途径植入,可以定向定植于受损伤的肝组织中.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欣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经胃镜和胃粘膜组织活检后被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治疗组予以欣胃颗粒,对照组予以胃复春片.治疗期间停服其他药物,12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和胃镜活检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病理结果 、抗Hp感染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的 研究参苓白术散与得舒特、培菲康联合应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2010年5月-2012年12月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各35例.西药对照组用得舒特、培菲康.中药对照组只用中药参苓白术散,实验组则联用参苓白术散和上两种西药.结果 实验组12周总的症状改善88.6%,中药对照组68.6%,西药对照组80%.实验组的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两
会议
目的 观察中药化痈汤保留灌肠治疗阑尾周围脓肿临床疗效。方法 10例均用中药保留灌肠。结果 2-7天总有效率90%,结论 阑尾周围脓肿运用中药灌肠效果好。
目的 观察中药益脾清肠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益脾清肠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74例,10周为一个疗程.结果 近期治愈29例,有效3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9.12%.结论 提示益脾清肠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应.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尚未明确,就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认为本病的发病与免疫障碍、感染、遗传、过敏、溶酶菌分泌过多,肠道防御机能障碍及精神因素有关[2].本病属
目的 评价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舌下静脉曲张的影响.方法 188名原发性肝癌患者和38名健康人员被纳入本研究中,收集并记录临床资料、血液检验及门静脉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对引起原发性肝癌舌下静脉曲张的相关因素进行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舌下静脉曲张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65.43vs26.32,P<0.05)).29个自变量被引入单因素分析,发现吸烟
会议
目的 根据临床探讨肝硬化腹水的治疗原则、理法方药及临床价值。方法 笔者分别从清热化湿、活血化瘀、行气利水、健脾益气着手,遣方用药往往多法并施、标本兼顾、注重生活调理。结果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临床上治疗肝硬化腹水从清热化湿、活血化瘀、行气利水、健脾益气着手,适当配伍疏肝理气之药,调畅情志,使患者身体机能得到改善,有可观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化瘀通络中药抗肝纤维化疗效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56只,体重370±40g,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1mg/(kg·d))、鳖甲煎丸低剂量组(0.55g/(kg·d))、鳖甲煎丸中剂量组(1.1g/(kg·d))、鳖甲煎丸高剂量组(2.2g/(kg·d));除正常对照组大鼠皮下注射橄榄油外,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及鳖甲煎丸各剂
目的 观察胡柚皮黄酮组分(PTFC)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小鼠肝组织SIRT1、PGC-1α表达的影响,探讨PTFC防治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高脂饮食喂养16周诱导小鼠NASH模型,于第7周起100、50和25 mg.Kg-1.d-1的PTFC干预10周,Real-TimePCR法检测肝组织匀浆SIRT1、PGC-lα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SIRT1、PGC-1α蛋白的
会议
目的 探索调肝益气通络方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增殖能力。 方法 腹腔注射"CCl4-橄榄油"混悬液制备WISTAR大鼠(35只)肝纤维化模型;其中30只灌胃给予调肝益气通络方(低、中、高剂量)一个月,制备含药血清;另外5只用于MSC细胞的分离与培养;用含药血清诱导MSC向肝细胞的分化连续7天;在各检测点进行形态学观察及通过MTT对细胞增殖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各浓度含药血清在加入1-7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