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第三次现代性转型

来源 :王蒙文学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mcxue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王蒙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第三次现代性转型进行了探讨。王蒙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代表性作家。王蒙在“新时期”的意义在于,他代表了文学发展的某种新理路、新选择和新走向。20世纪中国文学在其现代性追求过程中有三次大的选择和转折,每一次选择和转折都确立了一种新的现代性“方案”、现代性规范:即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文学现代性规范、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毛时代”文学的“本土性”现代性规范和以王蒙为代表的多元整合的“新时期文学”现代性规范。“五四”现代性规范过于“欧化”,事实上成了某种“新文言”,20年代后期在其内部生长出了某种反叛性力量,并对其合理性不断提出质疑;“毛时代”的“本土性”现代性规范又过于狭窄,违背和限制了文学的多样态发展,使这一时期文学在文类形态和审美口味上越来越“窄化”。上述两种现代性规范都不是完美的,都有其特定的历史局限性,然而,相对于它们产生的那个特定时代,这种选择都曾经有其某种内在的“合理性”。王蒙是“新时期文学”的代表人物。“新时期”相对于文学而言,主要的不是一种历史描述,而是一种性质判断和价值期待。这种新的性质判断和价值期待集中表现在王蒙的“小说学”中。王蒙的“小说学”体现了新时期作家面对历史的某种新的体认和追求。“新时期文学”的现代性规范在王蒙的“小说学”中得以突出表现。第一,王蒙“小说学”的现代性表现为对“文学”的多元性理解,破除了对“文学”传统的“单调”和“专势”的“霸权化”解释;其次,表现为王蒙的“东方意识流”小说创作,体现了真正的“拿来主义”的文学发展思路,对“新时期”文学的发展流向具有巨大的暗示、导引作用;第三,表现为对创作主体性的重视和强调,王蒙独具特色的文学创作“主体论”,解除了对作家的创造力各种局匡和束缚,为创作上的真正多元化做了智力准备。王蒙站在一种新的历史起点上,洞悉和规避了“五四”文学现代性的过于“欧化”和“毛时代”文学现代性过于封闭的缺陷,以其独特的理论建树和创作实践,开启了“新时期”文学多元整合型现代性理路,开辟了“新时期”文学发展的多元走向和宽阔河道,并为即将展开的“全球化”战略框架下的中国文学的“个性化”存在,提供了富有历史远见的启示和借鉴。
其他文献
本文对王蒙小说“躲避崇高”的真实含义进行了分析。《躲避崇高》的发表,有些“不合时宜”。我们感兴趣的是,为什么一度曾推崇崇高、理想、信仰的王蒙会对王朔那种躲避崇高、理
会议
本文对作家王蒙的文学批评实践进行了分析。自“新时期”以来,倍受关注的“王蒙小说”就一直是当代中国文坛一道明亮的风景。这一现象有意无意地遮蔽了作为一个好作家的王蒙同
本文对王蒙的“美文小说”进行了分析。个人在历史的洪流中旋转,历史的小说感和小说的历史感互融,渗透出社会历史变迁的轨迹,这是王蒙小说创作的一贯特征。在《春堤六桥》中,王蒙
从1999年至今,笔者一直从事建筑行业的电气设计工作,期间参加了工业厂房、民用住宅、公共建筑等各类建筑的设计,也看到了智能建筑逐步走人寻常百姓家庭生活的过程。笔者根据辽宁
会议
王蒙写于1985年的小说《活动变人形》,其中结尾的段落探讨了交谊舞在现代中国的演变。这里,交谊舞与宏大话语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被王蒙描写得淋漓尽致。本文探讨了王蒙
会议
如果你自称时尚摄影师或者时尚摄影的爱好者,但却不知道纽顿的名字,那显然是一种缺感。纽顿以美国和欧洲为舞台,在《Vogue》、《皇后(Queen)》、《NOVA》、《ELLE》、《花花
长篇小说的势头正凶。记得看过一个材料,说每年要出数百部,这些年的产量已超过了“文革”前多少年总和的多少倍。本文以王蒙的《活动变人形》为例,探讨了当代长篇小说的文化阻隔
本文对王蒙小说创作进行了探讨。《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狂欢的季节》——熟悉王蒙的人都看得出,四部长篇小说处处存有王蒙个人经历的烙印。四部
王蒙是中国作家中最注重小说修辞的一个。他不只是说故事,还非常注意利用变化万千的句法,带活小说的氛围和人物,以及表达他的寓意,排句是王蒙小说修辞中比较特出的特征
会议
劳社部发[2007]7号,2007年2月27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时,由工伤保险为其 Ministry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