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燃气管线腐蚀控制行业精准定位应用

来源 :“互联网思维与传统防腐蚀领域技术的碰撞”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fsdfsdfsfa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叙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立和发展,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精准定位的优点,主要实现的功能,说明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精准定位行业应用是一种非常有效且实用的方法,可以定位腐蚀控制措施的位置,防腐层破损位置,金属腐蚀损伤位置,给运营管理人员监测提供精确位置,有效减少了燃气管线的腐蚀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其他文献
赤铁矿沉铁工艺因铁渣铁含量高,渣量小,铁渣无二次污染等特点是近些年众多湿法炼锌企业亟待开发和取得工艺应用的研究课题.在热酸浸出的三种除铁工艺即黄钾铁矾法、针铁矿法、赤铁矿法产生的铁渣中,只有赤铁矿渣存在极大潜力作为副产品销售给炼钢、水泥制造以及涂料行业,从而实现湿法炼锌铁资源化利用.目前世界上只有日本秋田饭岛冶炼厂采用赤铁矿法除铁,随着环保和资源高效综合利用要求的日益提高,赤铁矿法将逐渐成为湿法炼
本文研究了如何提高锌精矿氧压浸出过程中氧压釜的自动化控制,进而提升氧压釜运行安全系数,得出阀门联锁逻辑设定,通过DCS集散控制系统完成阀门自动动作,实现锌精矿氧压浸出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减少人员体力消耗,保证员工岗位安全.
锌冶炼中在两段氧压浸出Ⅰ段浸出液、Ⅱ段浸出液中高铁离子条件下,对游离酸的快速测定方法进行研究.实验发现铁离子经一定量的CaCl2-EDTA中性混合液络合后用溴甲酚绿-甲基红为指示剂,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进行中和滴定分析,方法迅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工厂中过程样品的控制分析.
呼伦贝尔驰宏矿业有限公司锌冶炼采用云南冶金集团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两段氧压浸出工艺,本文针对呼伦贝尔驰宏矿业有限公司锌冶炼2014年及2015年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料、一段浸出液、Ⅱ段浸出液、一段浸出渣、Ⅱ段浸出渣中As的走向进行研究得知,生产过程中原料应均匀混和后控制含As小于0.1%,Ⅱ段终酸控制在20~30g/L,才能保证As在二段浸出渣中98%以上开路,进而减少下段工艺操作产生AsH3,保证
本文首先分析了氧压浸出炼锌过程中As的分布,然后介绍了砷化氢的物理化学性质、毒性以及危害性,同时就砷化氢的产生条件论述了在湿法炼锌氧压浸出流程中砷化氢产生的各个环节、析出机理,最后本文介绍了AsH3气体防治实践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
根据中和沉铟原理,使用含铟氧压浸出液开展铟的分离和富集试验,结果表明:预中和阶段焙砂利用率62.49%,铟平均损失率8.13%;中和沉铟阶段碳酸钙粉利用率13.33%,未洗涤的铟渣平均渣量22.3g/L、平均含铟1246.5g/t;洗涤铟渣渣率62~67%,铟渣含铟富集至2000g/t以上.2015年试生产铟渣含量(2500g/t左右)比2014年(铟渣品位700~800g/t)提高三倍.最后针对
目前国内外锌电解液中锌的电解废液酸锌比一般控制在2.5-4.0∶1之间,某湿法电锌企业2011年1月以前电解废液酸锌比也只在3-4.5∶1之间,锌液的利用率比较低,只有60%左右。经电解产出的废液返回浸出工序做浸出剂,会导致浸出液粘度增大,电解时电阻增大、电单耗升高;锌被浸出的同时原料中的其它杂质也被浸出出来,必须对浸出液进行除杂处理,随着杂质的开路,有一部分锌也被带走,造成锌的损失;在液体周转处
本文简要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自动给料浆化搅拌装置在锌湿法冶炼中的创新改进和一些具体应用.结合锌湿法冶炼的工艺环节、人员配置、安全环保要求,分别从自动给料浆化搅拌装置的技术参数、结构原理、安全操作规程及优点、使用效果、周期清理与维护等方面进行讲解.
硫化锌加压浸出技术已经在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云南永昌铅锌股份有限公司推广应用10余年,工艺经过不断优化完善,原料适应性较强,技术较为成熟,推广应用前景较好.加压泵是加压浸出原料输送的关键设备之一,改进加压泵阀套的研发彻底解决了加压泵输送物料过程的磨损问题,延长了加压泵阀套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设备运转率,提高了生产效率。釜内热能转化器的研发,该研发彻底解决了一段加压浸出能耗高的问题。一段加压浸
针对某湿法电锌企业电解系统中碱金属离子长期偏高的生产情况,分析电锌过程中碱金属离子的行为及其控制,使电锌生产平稳运行。湿法电锌生产实际过程控制中,在溶液系统中钙、镁等碱金属离子循环积累,在净化工序脱除碱金属离子的作用较为微弱,碱金属离子逐步富集到一定浓度后,将会显著降低电锌生产的技术经济指标。碱金属离子的脱除减量采用冷却结晶析出法脱除,有效避免有害杂质的引入。定期或长期开展冷却脱除碱金属离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