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发病机理有关因素的探讨

来源 :第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gc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转录与蛋白水平研究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形成过程,细胞因子、胶原、间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的动态变化,从而探讨肝纤维化发生机理.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HBsAg(-)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到我院就诊的预防接种失败者、健康体检中HBsAg(-)但其它的乙型肝炎感染标记物(HBVM)阳性者,以及病因未明的肝炎病人进一步作HBVM和HBV DNA检测,结合回顾既往史,作个体的纵向分析.结论:HBsAg(-)的HBV感染有着较高的发病率,HBsAg(-)和/或抗-HBs(+)都不能除外现症的乙型肝炎病人,应进一步作
失眠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常见症状之一,采用一般安神方疗效并不满意,2001年6月至2003年12月,我们采用耳穴贴压合中药内服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伴失眠4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
凯西莱是带有活性硫基的甘氨酸衍生物,临床常用于病毒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脂肪肝,中毒性肝炎的治疗,本文采用该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与对照组比较,无论在症状改善,肝功能恢复方面均取得满意疗效.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特别是乙型肝炎(HBV),前S1蛋白在HBV分子生物学上有着重要作用.在与肝细胞受体结合,调节HBVcccDNA合成、转化病毒与细胞基因表达活性、调节机体免疫和对疫苗的免疫应答、导致肝炎以及在病毒装配和传染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进一步探讨前S1抗原与病毒复制的关系,我们将248例慢乙肝病例作一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高发病率疾病,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尤其是抗病毒方面.寻求一种疗效可靠、经济实用的抗病毒方法仍是当务之急.为探索中医药方面治疗病毒性乙肝的疗效,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和研究,选用名老中医刘渡舟的处方:"三草解毒汤"为主,临床辨证加减,配合苦参素注射液治疗,其效果较满意.
用天胡荽愈肝片治疗急慢性肝炎,与对照品护肝片对比在治疗急慢性乙型肝炎中两者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品.
脂肪肝是由于各种原因使肝脏脂肪代谢功能障碍,导致脂质(主要为甘油三酯)在肝细胞大量沉积,当肝内脂肪含量超过肝重量的5%以上,或在组织学上有50%以上的肝细胞脂肪化时,即称为脂肪肝.本病近年来有迅速增加趋势,且已成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重要的前期病变之一.多看来 ,笔者在临床中认真研究、潜心诊治本病,多获良效.兹将临证治疗观察体会介绍.
本实验采用高脂饮食复制非酒精脂肪性肝病的动物模型,此造模方法与人类肥胖合并高脂蛋白血症脂肪肝极为相似,而且简便易行,形成率高,死亡率低,重复性好,是目前最常用的也是较为理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通过研究观察脂炎消煎剂不同剂量、疗程及剔毒护肝方、东宝肝泰对高脂血症脂肪性肝炎的防治作用,我们发现脂炎消煎剂具有确切的防治高脂血症脂肪性肝炎的功效,效果要优于东宝肝泰、剔毒护肝方.
本文探讨了脂肪肝的中医病因病机及中药复方治疗脂肪肝的临床观察,研究了有关抗脂肪肝中药的药理作用.
目的:探讨脂肪肝中医辨症分型与生化血清指标的关系,为中医辨症提供有利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门诊符合脂肪肝诊断病人120例,进行辨症分型并做血液生化检查.健康对照组15例时行比较.结果:根据其临床症状分为4型,肝郁脾虚型最多,肝肾阴虚型最少.脂肪肝组ALT、GGT、TC、TG、FB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C、FBS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部分生化血清指标与中医证型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