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循环式流化床灰碱活化炉石水泥砂浆特性之研究

来源 :两岸四地高性能与超高性能混凝土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gu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主要利用以石油焦为燃料之循环式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Combustion,CFBC)燃烧飞灰及本身具有强碱特性之NaOH、Na2SiO3、 Na3PQ、 Na2CO3碱活化以高炉炉石取代50%水泥之水泥砂浆,针对工作性、泌水性、初终凝时间、抗压强度、干缩量及吸水率特性,探讨各种碱活化剂对炉石水泥砂浆之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使用CFBC飞灰作为碱活化剂会降低工作性及泌水性,然而对于浆体初终凝、干燥收缩量及吸水率并无明显影响;CFBC飞灰有助于提升早期强度且晚期强度发展接近未添加碱活化剂之控制组试体,56d抗压强度可达50MPa,明显高于其他碱活化试体.此外,除NaOH对工作性无明显之影响外,工作性随碱活化剂Na3PO4、 Na2CO3添加量增加而下降,使用Na2SiO3作为碱活化剂时则呈现相反之趋势;添加碱活化剂Na3PO4、 NaOH、Na2SiO3及Na2CO3时,均降低泌水及明显缩短初终凝时间;然而对于干缩量并无明显影响.添加碱活化剂NaOH及Na2SiO3造成吸水率增加,约高于控制组3%~5%.
其他文献
本文立足于439m泵送高度的深圳京基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以C60 ~ C10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为泵送对象,在分析C60~ C10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HPC)泵送特性的基础上,详细阐述超高压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输送管的选择方法.
本文在深圳蔡屋围京基金融中心工程高性能混凝土的超高泵送施工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输送泵的选型、超高压泵管选择、不同位置泵管接头连接形式的选型和现场超高压泵管的布置要求等多方面进行阐述.
液压爬模属于国内高层建筑施工中较为常见的模板施工体系.而本工程对爬模设备进行创造性改造,运用于顶模系统的施工电梯平台中,解决了超高层施工电梯平台搭设困难和同步提升的问题.
本文介绍了深圳京基金融中心工程施工中,针对于超高层建筑的高性能混凝土结构,其核心筒劲性剪力墙钢筋工程、外框钢管混凝土柱钢筋工程、水平楼板结构钢筋工程的施工技术,对类似工程的钢筋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连续性倒塌的可能性可以通过柱子损耗情景来进行估算.由于与被移动的柱子相关联的梁板结构变成了拥有两个间断边缘的横向无约束结构,不论是内部还是外部次末柱的损失都是最为关键的情景.在相关板的大型变形、膜行为中,将板四周由混凝土筑成的可压缩圆环和中间区域的可拉伸膜行动组合,就呈现了对抗连续性倒塌的一道重要防线.这种储备能量可以用来支撑扩大的重力荷载,以及减轻建筑结构的连续性倒塌.本文根据1
本文结合深圳京基金融中心工程项目,研究一种复合外加剂用于配制C120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并保持新拌混凝土在3h内的坍落度、坍后扩展度基本无损失,配置出120MPa以上,坍落度250mm以上的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不仅使用聚羟酸外加剂可以配置,经过试验研究,氨基-萘系复合外加剂也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氨基-萘系复合外加剂所配置混凝土无泌水,混凝土不产生板结,不缓凝,24h可正常拆模,混凝土3h内坍落度、流
混凝土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土木工程中最大宗的建筑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节能环保的重视,绿色混凝土技术蓬勃发展.本文着重介绍绿色混凝土的组成与性能以及目前的研究现状和未来亟需解决的问题.绿色混凝土作为未来混凝土的发展方向,在智能化、多功能化、环保要求越来越来高的今天,其开发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在对重大土木基础设施应变的实量监测、损伤的无损评估、及时修复以及减轻台风、地震的冲击等诸多
采用快速砂浆棒法,通过延长养护时间,研究了Al2O3、Al(OH)3对碱-硅酸反应(ASR)长期膨胀性的影响,并与硅灰和粉煤灰的抑制效果进行了对比,同时对复合掺合料的抑制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硅灰在14d内能有效抑制ASR,但在更长龄期时是无效的;适量的Al2O3不仅在短期内能有效抑制ASR,而且在更长龄期时也是有效的;铝质材料和硅质材料的复合对抑制ASR有协同效应,使复合掺合料抑制AS
由于大型项目和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新加坡在建筑领域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许多急需正确处理的混凝土垃圾也在其中.另一方面,新加坡也面临着垃圾填埋场的短缺和缺少天然骨料.因此,在新加坡废旧混凝土的再生回收越来越受到重视.要在施工过程中安全使用这种新型循环利用材料,就必须对其性质和使用情况进行研究.利用显微技术观察硬化混凝土的岩相结构,可有效的应用于混凝土纤维的观察,可作为一种检查混凝土是否符合规
在永续经营的趋势下,再生混凝土的使用与研究已成为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议题.其中,如何在不同控制因子的作用下寻求最佳绩效的配比,是提升再生混凝土实用性的关键,而实验设计法即是其核心的技术.然而,在以往再生混凝土的实验设计中,多仅以强度作为绩效量测的基准.实际上,再生混凝土除了强度外,尚必须考虑其他质量特性,才能获得较可靠且全面性的评估.鉴此,本研究将灰关联分析技术整合至实验设计法中,以每组实验在各个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