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学习曲线的预测

来源 :第二届全国中医学术流派骨伤科学术交流发展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478435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微创通道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单侧或双侧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学习曲线. 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应用Mast Quadrant通道对52例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患者经椎旁多裂肌入路行单侧(31例)及双侧(21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男27例,女25例,年龄30~77岁,平均52.9岁.观察二种固定方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费用的差别.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临床疗效.通过影像学测量手术节段Cobb角(矢状位),不同部位椎间隙的高度观察手术前后影像学变化并评价椎体间融合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是3~18个月,平均12个月.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费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部病人ODI平均值由术前的67.67%±18.59%降至术后末次随访时的25.58%±20.80%,VAS腰痛评分平均值由术前的(7.42±2.48)分降至术后末次随访时的(2.09±2.47)分,VAS腿痛评分平均值由术前的(8.04±1.22)分降至术后末次随访时的(2.46±2.07)分,手术前后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单边及双边固定组在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ODI、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病人手术后的放射学参数均较术前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边及双边固定组在手术前后放射学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所有病人均达到影像学融合标准,未发现椎弓根钉松动、断裂或Cage移位等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无论是单侧还是双侧固定,微创通道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都可以有效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如适应症选择正确,单侧固定具有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手术费用低的优点.合理的病例选择有助于获得较平稳的学习曲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膝痛风性关节炎的关节镜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至2009年共35例单膝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22例,给予药物治疗,同时行关节镜下检查及清理术;B组
会议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异体跟腱移植重建膝后交叉韧带(PCL)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回顾1996年7月-2000年2月在关节镜下应用深低温冷冻异体跟腱移植重建PCL19例,术中用环锯切取
会议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与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我院自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选择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随机
会议
目的:用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治疗颈椎病,探讨低温等离子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86例年龄在16-82岁经MRI检查和临床表现确诊的颈椎病患者采用经皮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治疗,并
会议
腰椎间盘突出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它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常发生在腰椎退行性变之后,在外力的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血管
会议
目的:探讨Wallis系统用于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手术方法及疗效. 方法:自2007年11月-2008年8月采用Wallis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30例共36个节段,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不稳21
会议
目的:评价腰椎后路手术应用自体血液回输对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的影响. 方法:2010年6月~2012年1月,共有183例因腰椎疾病初次手术的患者纳入本研究,男性74例,女性109例,年
会议
腰臀部疼痛性疾患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导致疼痛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以损伤最为常见.腰臀部疼痛性疾患的病变部位,一般以软组织性病变为多数.我科自2003年以来运用"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膝关节鹅足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符合鹅足炎诊断患者85例,针刀组45例,对照组40例.针刀组采用针刀闭合手术治疗1次,对照组采用洛芬待因片,连用三天,采用
会议
目的:通过对比复位外固定器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患者桡骨远端骨折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探讨两种方法治疗的优缺点. 方法:2006年2月-2009年11月收治80例单侧桡骨远端闭合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