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东北侧灾害性雷暴的大气电场特征分析

来源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eo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取2006年7月31日与2007年8月8日发生在高原东北侧陕西境内的2次致灾性暴雨雷电天气过程,结合PUP雷达产品与自动站降水资料对雷暴系统中的地闪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发现在中尺度雷暴系统中地闪所指示的大气电场发展有自身明显特点,其演变可归纳为初始扰动、发展、成熟与消散共4个典型阶段,最后对各阶段主要特征与成因进行了解释。
其他文献
受高原低涡和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我市于7月20日傍晚开始到21日凌晨,遭受了一次罕见的特大暴雨和强雷暴袭击。本文从对此次过程的物理量进行了诊断分析,该次过程中暴雨的动
7月20日,英国著名画家卢西安·弗洛伊德因病在伦敦去世,享年88岁。弗洛伊德1922年出生于柏林,由于犹太人的背景,1933年全家逃到英国定居。上世纪40年代开始成为职业画家,是当
文中使用欧洲中心(ECMWF)500Hpa高度、海面气压、850Hpa温度、700和850Hpa相对湿度、500、700和850Hpa风场等要素场资料,通过车贝雪夫多项式展开,并与2003-2007年太湖流域八个
利用京津塘高速公路2007年10~12月沿路自动气象站风、温、湿及能见度连续观测资料,结合气象台站地面观测及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雾过程中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及气象要素分布特征。
会议
天津是一个干旱且极易发生暴雨内涝的直辖市。通过介绍与暴雨关系密切的天津市概况,选用天津市境内及其周边66个雨量站的观测资料,在统计计算10min、30min、60min、3h、6h、12h
利用64个常规探空测站及成都4个GPS测站的资料对2008年9月23~25日一次川西暴雨进行三维变分同化试验及控制试验。利用WRF-3DVAR同化系统分别以及同时同化两种资料,分析了三个同
会议
雾的监测方法主要有地面资料监测和卫星遥感监测。本文对比了雾的地面监测和卫星遥感监测各自的特点,并对利用现有的地面数据资料进行雾的监测时所遇到雾的判别、自动能见度观
利用1959~2008年上海金山地区观测资料,分析近50a该地区雷暴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27.8d,最多的年际有52个雷暴日,最少仅12个,年际变化较大。年雷暴日数有减少
雾是影响城市交通和人体健康的较常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尤其对上海这种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大城市影响更为显著。本文利用上海市闵行区、松江区、南汇区三站近十年雾日的实
会议
用1955-2007年的地质灾害与降水资料以及加密乡镇人工监测站、乡镇自动气象站、水文降水资料针对秦巴山区地质灾害特点,调查分析其形成机制,分析地质灾害发生与降水强度和降水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