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体系及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实践

来源 :2008年中国病原生物学教育教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tia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讨了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式的建立,介绍了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实践以及病原生物学教学管理体系。
其他文献
自1866年美国医药传教会在我国开设博济医科学校以来,我国医学教育一直沿用“以学科为中心”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培养医学生。而在医学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医学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新
会议
不同的教育制度是以不同文化为背景,采用不同教育形式来体现不同的社会文化理念和内涵。对于青年学生,他心目中的大学应该是:知识创造的中心,思想激荡的圣地,自由精神的堡垒。然而
会议
1994年2月10日星期四雪1957年,杨振宁、李政道因发现“宇称不守恒原理”的研究成果促进了基本粒子物理的大发展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位72岁的科学家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很
秦牧(1919-1992),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林觉夫,广东澄海人。生于香港。童年和少年时代在新加坡侨居。13岁回国后,先后在澄海、汕头、香港等地就学。抗日战争时期,辗转在广州、
本文通过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对中国和美国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学的比较和探讨,提出国内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深入,生命科学的许多基本概念也随之不断发生演变。作为在医学微生物学乃至整个医学科学中使用频率极高,已几乎被认为是司空见惯“感染”
在高等教育面临着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新形式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在2004级医学专业本科生中开设探索性实验。实践证明,探索性实
结合药学专业的特点,从理论课、实验课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上作了一些尝试,希望能为药学专业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医学微生物学,作为一门临床医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因这门课程涉及的知识量大,内容繁杂,难记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过《医学微生物
在医学微生物学题库建设中,保证题库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就是准确的难度系数。对题库中试题做出正确的难度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知识点数、试题题型、试题结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