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针身柱穴透刺对帕金森病肌僵直的影响

来源 :2012浙江省针灸学会年会暨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zanz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天冬种子油的理化性质和营养成分含量,观察天冬种子油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并评价其急性毒性。方法:采用中国药用油脂标准方法测定天冬种子油基本营养成分和理化性质;GC-MS定性定量分析不皂化物成分含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矿质元素含量;以KM种小鼠为受试动物,研究天冬种子油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和对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催眠的协同作用,并考察其急性毒性。结果:天冬种子油酸值为11.3mgKOH/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与手工检索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参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0.1推荐的对偏倚风险的评价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个RCT,共1255例患者进行分析,合并RR值为1.19,95%CI(1.13,1.25),合并效应检验值Z=6.85,P<
目的:评价夏季卡介苗多糖核酸穴位注射对支气管哮喘的防治作用。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穴注组)和对照组(肌注组),平均分配给三个研究中心。于夏季开始纳入病例,治疗组以卡介苗多糖核酸穴位注射,取双侧足三里和定喘穴,每穴注射0.5ml;对照组行肌肉注射,每次2ml,两组患者均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在治疗前后,对每位患者行哮喘控制水平评价、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源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腹针组和电针组各30例,每日一次, 五次为一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结果:腹针组与电针组均有效,但腹针组痊愈率、显效率明显高于电针组(P<0.05)。结论:腹针治疗颈源性眩晕疗效优于电针治疗。
本文主要针对顽固性失眠、帕金森病、脊髓损伤等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征情况,对其配用夹脊穴治疗,效果显著。
目的:应用激光散斑血流检测仪器观察粗针督脉平刺针法对大鼠周围面神经损伤后口唇微循环障碍的影响,为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7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实验组、空白对照组、粗针平刺组、基础西药组、普通针刺组5组,每组14只,后4组经钳夹大鼠面神经制作周围性面瘫大鼠模型。1天后对后三组采用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干预,观察其口唇微循环改变,并与其他两组大鼠进行对比。结果:比较5组大鼠
本文阐述了帕金森伴吞咽困难症的发病机制。并通过阐述吞咽困难的针灸(针刺)治疗和其原发病以及与之相关疾病的针灸治疗,对针灸治疗该类疾病的研究进展做了概述。
疼痛是由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经历。临床上,疼痛可分为伤害感受性疼痛(nociceptive pain)、炎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特发性疼痛与心因性疼痛以及功能性疼痛等。伤害感受性疼痛是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短暂疼痛,可以引起自主神经反应和回缩反射,是十分重要的生理性感觉。炎性疼痛包括关节炎性疼痛与术后疼痛,是组织损伤和炎症引起的自发性疼痛和超敏感性(hypersensit
通过收集、整理近10年针灸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的临床报道,结果表明,目前临床主要通过普通针刺,电针,温针灸,三棱针以及综合疗法这些疗法来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效果都比较显著,认为针灸治疗本病值得推广。但目前针灸治疗本病仍存在缺少标准量化以及疗效个体差异,仍需临床进一步探讨研究。
目的:观察腹针引气归元加开四关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用随机分为腹针组30例和体针组30例.腹针组用引气归元法加开四关为主,每次留针30min,隔日1次,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体针组用体针疗法刺激体穴(百会,四神聪,神庭,印堂,神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治疗时间、疗程等同腹针组.两组在治疗后通过观察血清性激素FSH、LH、E2的变化、睡眠改善情况及匹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