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雷达定量降水估计的“逆风区”强降水分析

来源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wg_zhouwg_z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中国气象局推广应用的业务化短时临近预报系统SWAN1.0(Severe Weather Automatic Nowcast system)的雷达联合地面雨量计定量降水估计(QPE)产品,与地面雨量资料结合,分析了2008 年以来重庆市三部多普勒天气雷达平均径向速度图上的66 个“逆风区”与强降水量级、落区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地面雨量计相比,QPE 能更好地反映出强降水中心;在所研究的个例中,根据地面雨量计测值,约有72%的“逆风区”附近最大降水在20mm/h 以上,根据QPE 结果,则有98.9%的“逆风区”附近最大降水在20mm/h 以上,表明“逆风区”与短时强降水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结合单多普勒天气雷达四维变分同化风场反演结果,提出了“移动型”(“单雷暴型”和“飑线型”)、“少动型”(“辐合型”和“旋转型”)和“锯齿型”的“逆风区”强降水落区概念模型。移动型“逆风区”中的“单雷暴型逆风区”尺度较小,移动速度较快,对应地面降水相对较小,强降水落区主要位于“逆风区”经过的路径上,且位于辐合一侧。飑线上的“逆风区”移动速度一般较快,但由于其对流旺盛,“逆风区”内的平均径向速度一般较大,降水强度也较大,强降水一般发生在“逆风区”辐合一侧。有一类稳定少动的“辐合型”逆风区,表现为在“逆风区”发展的同时,对应的径向上有反方向的径向速度中心发展,两者间的辐合区为强降水落区。当“逆风区”与反方向径向速度中心以径向为对称轴时,将此类少动型的“逆风区”归为“旋转型”一类,强降水发生在旋转中心附近。“锯齿型”逆风区是指由于辐合线附近对流旺盛形成的“逆风区”,表现为正负径向速度呈锯齿状交错,在辐合线附近出现“逆风区”。这类“逆风区”的移动速度变化较大,有时少动,有时能达到25km/h 以上,由于辐合线附近对流旺盛,造成地面降水一般较大,强降水落区主要位于“逆风区”到正负径向速度“锯齿形”交错的区域。
其他文献
  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是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国家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而新批准设立的石化行业第一个专业协会组织。对促进专业协会的结构调整、扩大协会工作的
  本文首先根据1949-2009 年间CMA-STI 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计算台风的移向和移速,按照文中对这类台风的定义统计得到快速西行进入南海的纬向台风共有10 个,并通过一般分
会议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应用正从信息传播和娱乐消费为主向商务服务领域延伸。但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中,目前的专业实践课程和教学模拟平台已难于满足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
刺梨合剂与职业保健刺梨原是深受贵州人民喜爱的一种野果,千百年来其“消食化气”的保健作用代代相传,民谚曰“刺梨上市太医无事”,可称贵州一宝。现代科学的发展已证明刺梨中含
  抗氢剂1076为优良的非污染性无毒抗氧剂,有较好的耐热及耐水抽出性。广泛用于聚烯烃、聚酰胺、聚酯、聚氯乙烯、ABS树脂和石油产品中,常和抗氧剂DLTP协同使用以提高抗氧效
  利用NCEP/NCAR 逐日再分析资料和MICAPS 系统提供的高空实况格点资料,对2008 年初发生在中国南方地区的4 次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过程期间东亚高空副热带急流及温带急流的时
会议
在KOH_铬黑T底液中采用示波极谱法测乳酸饮料中微量钙。起始电位-0.40V,峰电位-070V。在标样0~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2。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37%~1029%。变异系数CV≤351%。本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结合常规观测资料、TBB,利用WRF模式对2011年浙江梅汛期一次暴雨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本次过程属"低涡切变"型,具有典型的江淮梅雨天气形势。低涡是导致暴雨的直接影响
会议
  实况分析发现2009 年7 月23 日长江下游地区梅雨暴雨与涡旋扰动有关,并通过Shuman-Shapiro 平滑滤波方法同样获得暴雨过程中边界层弱中小尺度扰动涡旋,涡旋起源于边界层,随
会议
  本文运用浙江省1950 年以来的地质灾害个例,分类统计滑体性质、微地貌、原始坡高、原始坡度和滑体结构,计算灾害数量和灾害规模,并结合2008 年实地考察获得的不稳定斜坡资料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