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温度:身体冷暖与青少年道德决策

来源 :中国心理学会,江苏省心理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ei8308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决策的情与理之争引发了研究者长久的讨论。双过程模型指出情绪和认知在道德决策中均起到影响作用,功利性道德决策(“冷”道德决策)主要依赖于受控的认知加工过程,而非功利性道德决策(“热”道德决策)依赖直觉的情绪性反应。道德情境的“冷”“热”会影响道德决策的“冷”“热”。研究旨在揭示“道德温度”这一具身效应的存在,即青少年身体的冷热与道德决策的“冷”“热”之间具有相互作用,并从年龄发展和道德认同个体差异的角度对该效应的作用机制加以考察。
其他文献
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TOM)是将心理状态--信念,意图,愿望,假装,理解等--归因到自我和他人的一种能力,并且能够理解他人拥有的信念、愿望和意图与自我的差别(Premack & Woodruff,1978; Liu,Meltzoff,Wellman,2009b)。心理理论是人类成功进行人际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查个体解读单个他人心理和互动心理的差异,本研究采用64 导的ERP
定向遗忘效应就是指人们能够进行选择性的记忆或遗忘,从而影响记忆成绩。在人类的记忆系统中,有效的忘记无关信息与记住有用的信息同样重要,有效的忘记无关信息能促进记忆系统中信息的更新,有助于记忆任务更好的完成。随着认知老化的进行,老年人的记忆容量变小,如果老年人不能有效的忘记无关信息,则其就很难记住更多的有用信息,从而导致记忆力下降,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个体定向遗忘成绩的不同
现阶段,不同社会群体中普遍存在一种“社会地位认同偏差”现象,即处于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对于自身所处社会阶层的认知与实际情况不符。这种现象在社会中上层群体,如政府官员、公司白领以及知识分子中尤为明显,并直接影响了民众的主观幸福感。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证实,社会地位认同偏差与教育程度、个人年收入、职位、年龄状况等变量密切相关,但其产生的内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利用角色扮演范式和独裁者博弈范式进行
信任对于人类生存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年幼儿童,如果不加区分地相信他人会给他们带来严重的后果。从3 岁开始,儿童开始接触除家庭以外更多的生活情景和越来越多的陌生人,已有研究显示从3 岁开始,幼儿已经可以基于他人以往的行为特点进行信任判断。但是在儿童接触陌生人时,无法获取他人的行为特征。
目的 了解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水平并探究生物性影响因素和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影响。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保定市某小学347名四年级学生。对被试家长施测由台湾奇德儿(kidel)脑力开发教学联盟设计并提供的儿童感觉统合评定量表。
在监禁环境中,服刑青少年的情绪适应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高发性。大量研究表明,服刑青少年易产生压抑、焦虑甚至愤怒等消极情绪(罗大华,何为民,2007),情绪适应不良的长期积累和伴随不仅会降低服刑青少年的教育改造效果,而且对其未来的社会适应也会产生消极影响。
近年来,内疚作为一种自我意识情绪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作为道德的晴雨表,内疚情绪的发展特点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拟探讨初中生内疚情绪体验的发展特点及其对公平行为的影响。
采用胡月琴、甘怡群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问卷对贵州省1000 名侗族青少年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贵州侗族青少年学生的韧性素质得分没有性别差异、没有是否独生子女差异;在母亲受教育程度上积极认知因子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在家庭月收入上个人力因素存在着显著差异,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三个因子上都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在家庭教养者上个人力和支持力因素都达到了极其显著差异水平,除积极认知因子外其他因子都
以整群抽样的方式,从武汉市内一所中学的初二和高二两个年级随机选取187名中学生,男女比例均衡,采用青少年社会创造性故事情境问卷和成就动机量表(AMS)考察他们的社会创造性与评价和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目的是探讨在有外部评价与无外部评价两种条件下,不同成就动机类型的青少年的社会创造性表现的差异,探测评价与成就动机对青少年社会创造性的主效应及其交互作用。
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J.Guilford提出创造性人格这个概念以来,创造性人格就成为创造性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者对创造性人格的特质、结构以及发展变化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但是,在众多的关于创造性人格的研究中,以中国人为研究对象的、探索创造性人格基本特点和相关因素的大规模研究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