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漂浮育苗基质研究进展

来源 :云南省烟草学会农业专业委员会2011-2012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u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目前烤烟漂浮育苗推广过程中,基质成本增加,湿地生态破坏严重的现状,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漂浮育苗基质部分及完全替代研究的进展,以期为今后烤烟漂浮育苗技术的改进和烤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GDX1包装机组原生产的烟支直径为7.8mm,则小包透明纸搭口长度为10mm,若将烟支直径缩小为7.7mm,则由于烟支变细,使小包的宽度和厚度尺寸相应缩小0.7mm和0.3mm,烟包横截面的周长减小2mm,如果CH透明纸包装机透明纸的放卷长度没有改变,则导致小包透明纸搭口长度多增加2mm,达到12mm.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本文提出小包透明纸放卷组件的设计方法,并分析该组件的机械原理,计算出适当的齿轮
2011年5月6日,《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正式出台.作为目前云南经济支柱的烟草产业,应该抓住桥头堡建设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在现代农业建设、产业结构升级、科技创新体系、"走出去"战略等方面做好支撑、引领作用,努力拓展东南亚、南亚国际卷烟市场,实现原料、加工、销售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使云南烟草在周边国家市场形成更为强大的竞争力,并以此为辐射和带动,
本文对利用烟苗作烟蚜寄主规模饲养烟蚜茧蜂技术工艺进行了阐述,并结合试验研究分析了该项工艺的技术优势.结果表明,在烟苗3叶1心期,平均每株接蚜量2~3头/株,饲养23d后,单位面积获得的僵蚜量可达4.9万头/m2以上,饲养效益相对传统饲养工艺显著提高;整个饲养周期约需45d左右,与传统饲养工艺相比缩短50d左右;通过利用接蚜杆接蚜和蜂蚜同接技术,饲养工序大为简化,饲养成本进一步降低,每万头烟蚜茧蜂的
为了解云南不同植烟土壤类型土壤的供氮能力,在主要植烟区选择紫色土、水稻土和红壤三种土壤分层采集,室内20℃和30℃条件下培养,应用间歇淋洗好气培养法测定氮矿化量.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类型的氮矿化累积量在土壤上层表现为紫色土氮矿化强度较大,氮矿化累积量较高,红壤相对较低,而在深层土壤以水稻土氮矿化累积量最高,紫色土最低.不同深度土壤以0-20cm土层矿化速率和矿化量最高,其次是20-40cm土层,再次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小麦秸秆及其碳氮比调控后施用对烤烟干物质累积、产量及内在化学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秸秆单独或者碳氮比调控后施用促进烤烟干物质累积,从而促进烟叶产量、产值显著提高,与不施用秸秆相比,小麦秸秆单独施用、小麦秸秆+苕子、小麦秸秆+油枯、小麦秸秆+尿素进行碳氮比调控后施用,烟叶产量分别提高6.59%、3.58%、5.98%、8.80%,烟叶产值分别提高9.47%、4.80%、6
以青霉素灭活菌丝体(Dry mycelium of Penicillium chrysogenum DMPC)作为有机肥进行温室试验,研究其诱导处理后,对烟草黑胫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霉素灭活菌丝体(DMPC)对烟草黑胫有明显的防治效果,而且防治效果取与DMPC浓度及处理时间有关;DMPC诱导处理后烟草黑胫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明显
选取三个叶位的生切烟,对生切烟丝自然醇化期间致香成分含量的变化和评吸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经过醇化的生切烟丝多数致香成分含量增加,并在醇化至10~15个月时主要致香成分多数出现含量峰值,以后随着醇化时间延长又开始下降;评吸质量也是醇化10个月的烟丝综合表现最好.醇化时间过长对生切烟的品质不利,适宜的醇化时间为10~15个月.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玉米秸秆及其碳氮比调控后施用对烤烟产量、产值及上、中、下部烟叶对氮、磷、钾含量及累积吸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碳氮比调控后施用可显著提高烟叶产量、产值;同时促进了烟叶对氮和钾的吸收,尤其是利用油枯、苕子等高氮生物质材料与玉米秸秆进行碳氮比调解后施用效果更好;与玉米秸秆单独施用相比,玉米秸秆+苕子、玉米秸秆+油枯、玉米秸秆+尿素进行碳氮比调控后施用,烟叶产量分别提高11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评价长期连作不同施钾条件下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来了解烤烟连作障碍的形成机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钾施用量的增加,连作系统烤烟根际根际土壤对莴苣和烤烟的抑制制作用是呈减轻趋势的.应用BIOLOG微平板法,以微生物对不同碳源的利用进行研究,发现除了以酚酸为碳源,长期连作不同施钾处理条件下,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没有显著差异.此外,相关性分析指出长期连作烤烟自毒现象与烤烟根际土壤
研究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检测土壤中18种有机氯类农药残留.土壤样品经正己烷-丙酮超声提取、Florisil古相萃取柱净化后,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检侧.18种有机氯类农药的回收率为82.32%~98.48%,相对标准偏差为1.64%~4.12%,检出限为0.6~2.0ng/g.该方法灵敏、准确,适用土壤中有机氯类农药多残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