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淮河流域强降水过程的水汽初步研究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9yky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2005年夏季淮河流域强降水过程水汽通量的势函数和流函数,以及850hPa、700hPa、500hPa三层水汽的区域平均垂直输送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过程主要水汽来源于,菲律宾经南海向北转向流入我国中东部地区的较强盛的水汽输送带.水汽会合区内,淮河流域附近存在东南与东北水汽汇集辐合,这可能是造成淮河流域持续出现强降水重要原因之一;水汽强辐合区域与强降水发生的区域相对应,降水发生区域的总体水汽收支和平均面降雨量的变化趋势相吻合,随着水汽收入的增加,降水量开始加大:低层的水汽垂直输送与降水过程的平均面降雨量的变化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其他文献
针对残余应力作用下硅微谐振梁频率偏移问题,利用分离变量法对两端固支CC(clamped-clamped)Euler梁的频率方程进行了推导.利用二分法对硅微Euler梁的第一阶弯曲模态频率进行了
会议
海洋内波是海洋动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海洋光学、海洋生物学、海洋沉积学、海洋声学等密切相关.为了监测南海孤立子内波的分布,本文采用太阳耀光具有较强信息的原理,对南海北
对于具有稠密的坐标网格线和数条光滑特性曲线相互地交织以及有着印刷瑕疵的特性曲线图像,采用现有的方法来自动地获取曲线特性信息变得极为困难.提出了利用线检测技术从图像
本文利用插值计算方法计算LiBr溶液在某一温度,不同浓度下的比重,应用VB语言和数据库的基本知识,以VB作为设计的基本平台,进行计算机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用户界面的设计.本设计使Li
为实时采集冰刀刀刃磨损量数据,以控制数控冰刀研磨机工作,根据神经网络的非线性逼近原理,设计了测量系统的硬件实现装置.该装置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刀刃磨损轮廓的散射光强数
会议
利用数学形态学的原理,实现对红细胞图像的分割提取,将细胞的区域从背景中分割出来,完成红细胞与其它细胞分割,提取该细胞的图像,从而完成细胞的自动检出.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数学形
角点是图像轮廓的重要局部特征,为了准确而快速地提取角点,提出了基于轮廓曲率计算的角点提取算法.该算法首先在多尺度空间里对轮廓曲线进行高斯平滑,然后在局部支撑区域内计算
会议
本文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格点资料(2.5°×2.5°),对2005年12月烟台连续性的暴雪天气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以及物理量场进行分析,发现纬向型的环流形势下,冷空气的持
对声隐身技术现状进行了概括,提出开展主动吸声层研究的必要性;构建了基于有源吸声单元的主动吸声层模型,并对吸声单元的吸声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及计算机仿真研究,验证了该方
本文针对福建省2005年入春以来一次最明显的大雾天气过程,利用常规的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形成这次大雾天气过程的天气环流背景和生成成因进行研究.通过对这次大雾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