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铵对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的稳定作用及机制

来源 :第九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l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多数病原菌利用群体感应系统控制自身致病性,即通过释放信号分子进行细胞间交流,当细胞达到密度阈值后,菌群相互协调促进致病因子的大量表达形成病原菌感染.除致病因子外,胞内外很多物质的合成、分泌均会受到群体感应系统调控.
其他文献
全氟类化合物(PFAAs)是一类所有或部分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的长碳链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疏水、疏油、绝缘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包装等工业和民用领域.这类化合物普遍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在环境中难降解,能够远距离迁移,随食物链的传递在生物体内富集放大,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1].
会议
随着工程纳米颗粒物(ENPs)的生产和应用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增加,其将不可避免地被释放到环境中,成为潜在的环境污染物.加之,ENPs 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可能对生态健康和人类健康造成前所未知的危害[1].因此,关于ENPs 生态毒理效应的研究已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的热点和前沿.
会议
河口地区常常汇集着来自海洋和陆源的各类污染物,其中石油烃是主要污染物之一,尤其是航运业、工业发达的沿海地区.而河口沉积环境中又栖息着各种底栖动物,其掘穴、摄食等生命活动会改变沉积物结构、理化性质以及微生物菌群结构,对沉积物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有重要影响[1].
会议
近年来,随着纳米二氧化钛(n-TiO2)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对生态环境的威胁也随之增加,因在环境中的暴露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可能与环境中其他物质相结合共存于水体中.壬基酚,作为一类典型的内分泌干扰物由于其具有明显内分泌干扰效应和持久性生物毒性,且在环境中特别是是自然水体中普遍存在,是联合国环境保护署规定的27种优先控制的持久性污染物之一[1],中国在2011年已将壬基酚添加进有毒物质
会议
双酚 A(BPA)是工业上广泛使用的添加剂之一,是用来生产聚碳酸酯塑料,环氧树脂和酚醛树脂的单体物质,大量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如食物和饮料的外包装,婴儿奶瓶,玩具,牙齿填充物,塑料,收据纸等;也可用于生产增塑剂,阻燃剂,抗氧剂、热稳定剂、橡胶防老剂、农药、涂料等精细化工产品1.
会议
磷酸三(1,3-二氯异丙基)酯(TDCIPP)是一类具有几十年使用历史的人工合成阻燃剂,广泛的添加到电器设备、泡沫制品、和家具等日常用品中[1].近年来,随着多溴联苯醚类阻燃剂在多个国家的限制性使用,TDCIPP 的产量和使用量显著增加[1].
会议
水解是最常见的与物质稳定性相关的化学反应之一,同时也是其在环境中的主要化学转化途径之一[1],对了解物质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归趋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
溴代阻燃剂作为高效阻燃剂仍在大量生产和使用,在环境中有呈增长趋势,它可对人的内分泌、生殖发育和神经系统产生毒性,且有生态毒性效应.四溴双酚A(TBBPA)是一种常见溴化阻燃剂,多被用于塑料、电子产品中,也是一种类似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潜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已经在大气、土壤、水体及生物样品中被检测到.
会议
锑(Antimony,Sb)是一种具有广泛生产应用的毒性类金属元素.锑矿的开采及含锑产品的大量使用造成严重的土壤锑污染问题.在土壤环境中,微生物调节的氨(铵)转化为硝酸盐的硝化作用是土壤N 循环的重要过程[1].
会议
近海环境汇集来自海洋和陆源的各类污染物,其沉积物成为多种污染物的蓄积地,其中多环芳烃(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主要常见污染物之一.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