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ky01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磁共振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自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我院具有磁共振及病例资料的4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他文献
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恙虫病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方法 对于2010年至2014年间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6例(4例男童,2例女童)诊断为恙虫病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患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其所有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同时收集了每个患儿的人口学,临床,实验室和预后资料。
目的 探讨高位颈髓损伤因呼吸功能障碍致呼吸衰竭患者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后实施程序化脱机治疗策略 方法 方法 将80例高位脊髓损伤行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程序化脱机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SIMV过渡撤机方法 ,比较两组直接、间接脱机成功率,再插管率。
目的 探讨血管周围间隙(VRS)的影像表现,根据影响特点做出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根据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回顾的18例,经CT、MRI检查,10经CT平扫及增强检查,8例行MRI检查后进行增强检查及弥散加权成像(DWI)。
目的 分析腹膜后纤维化的影像学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6例经病理证实的腹膜后纤维化(RPF)病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0岁,全部行CT扫描及增强扫描.结果6例中病变均位于腹膜后,肿块型1例,弥漫性5例.CT平扫腹膜后密度腹膜后密度弥漫性或均匀或不均匀软组织肿块影,增强显示不同程度强化.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方式的人工气道湿化方法 对气管切开无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 方法 选择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气管切开无机械通气患者90例作用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雾化吸入湿化法(30例)、持续微量注射泵滴注气道法(30例)、人工鼻湿化法(30例),比较三组患者在肺部感染、痰痂形成、气道粘膜出血、刺激性咳嗽、湿化效果等方面的差异。
目的 探讨MRI高分辨序列T2弛豫时间图(T2 mapping)和弥散序列DWI检测踝关节距骨软骨损伤中的价值.方法 经关节镜证实存在关节软骨损伤患者25例共计40侧踝关节,采用MRI 3.0T 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扫描,常规扫描序列后,分别应用T2 mapping和DWI序列扫描,将扫描序列图像传输至工作站,应用公司提供专用软件自动重建距骨软骨T2值空间分布图,同样应用DWI软件测量距骨关节面软骨A
目的 评价CT导引下周围型肺癌的介入治疗与CT增强的相关性。本文分析的6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年龄在38~75岁之间,男性48例,女性12例。均经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其中腺癌30例(低分化10例、中分化16例、高分化4例),鳞癌15例(低分化6例、中分化4例、高分化5例),腺鳞癌2例、为低分化,未分化癌10例,肺泡细胞癌3例。病灶直径在2~7cm左右,有胸膜反映的28例,纵隔淋巴结转移的32例。
目的:探讨多期增强螺旋CT扫描对肝细胞癌诊断的价值。方法:176例HCC患者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病灶直径在3~10cm之间,分析和观察病灶强化程度及吸收方式。
目的:应用基于辐射剂量结构化报告(RDSR)的CT辐射剂量信息系统,建立本地CT检查辐射剂量的诊断学参考水平(DRL),为促进CT检查合理化应用及质量控制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目的 探讨后64排ct听小骨的扫描方法及不同重建参数对图像的质量影响。方法 选择螺旋与序列两种扫描方式,运用不同的重建参数及重建方法对听小骨进行全面观察,分析和评价各影响因素对听小骨诊断价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