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辨证系统探索2型糖尿病早期临床辨证用药规律

来源 :第二届中国中医药信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tnetgrou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中医辨证系统,对糖尿病早期进行理、方、药一线贯通分析,对2型糖尿病早期辨证用药进行临床探索,首先根据患者的年龄预期患者根患证型的可能范围(亦有少数患者病情特殊,要根据具体症状而辨证),根据症状出现的概率,进而确定证型,然后按照证型所对应的用药(必用药、核心用药、专用药)进行治疗从而实现理、方、药一线贯通,从而提高临床辨证用药的效率及疗效。快速、经济的对糖尿病前期进行干预,提高此类人群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现代医学迅速发展,现代医药研究也突飞猛进,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却少有反思,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均没有系统的总结,现对如今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归纳如下:①重视动物研究,忽视实验目的,动物实验如何反映临床实际,如何回归真实世界;②过多的体外实验,科学客观的生理指标如何真实反映生命体征变化;③重视循证证据,忽视患者个体差异及自我感受,突出成分和确切机制是否可商榷;④重视化验检查,忽视症状体征,过度依赖检测结
目的:本实验主要观察雪蟾软坚柔肝片对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影响.方法:将100只雄性SD大鼠按体重均衡原则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2组,空白组15只,其余85只用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纤维化,观察四氯化碳诱发大鼠肝纤维化情况后进行实验分组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复方鳖甲软肝片0.8g·kg-1组,雪蟾软坚柔肝片0.96,0.48和0.24g·kg-1组,连续给药8w,末次给药后取血检测大鼠肝功能,肝纤维
目的:探讨枳壳醇提有效部位及其所含部分单体成分对小鼠原代神经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将细胞分为不同给药组,给予枳壳醇提有效部位及其所含的川陈皮素、红橘素、伞形酮和葡萄内酯不同浓度的试药,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细胞的活力,分析药物对小鼠原代神经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红橘素和伞形酮在实验浓度下对小鼠原代细胞增殖作用无显著性影响;枳壳醇提有效部位(浸膏)、川陈皮素和葡萄内酯在实验浓度下对
目的:建立同时符合中医"热盛证"和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外周血血小板减少的大鼠模型.方法:采用SD大鼠背部多点注射20%干酵母菌悬液和腹腔注射1∶4稀释的兔抗SD大鼠血小板血清(APS)建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热盛大鼠模型.并观察受试大鼠的中医证侯特点、血象、骨髓象及丘脑体温调节中枢5-羟色胺(5-HT)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注射后2h~6h体温和日饮水量显著上升,造模第4d出现足趾紫
综述了有关迷迭香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迷迭香的应用等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迷迭香及迷迭香提取物在饮食业、食品工业、日用化工、医药行业都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为推动迷迭香产业的发展,引导相关行业生产及使用迷迭香制品。应用有效的方法让迷迭香干叶制品、精油制品等成为城镇居民烹饪的香料、日用品、化妆品以及保健品。在医药方面,迷迭香资源的主要药用活性成分包括:鼠尾草酸、鼠尾草酚、迷迭
目的:为了研究运输应激对比格犬血常规和血液临床生化指标造成的影响,并且评估5天适应性饲养时间的合理性.方法:以6只比格犬作为试验对象,采用自身配对试验设计,分别在运输前、卸车后和适应性喂养后1d、2d、3d、4d、5d同期采集比格犬后肢静脉血,进行血常规、生化指标检测,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论:运输应激后犬的部分血常规和生化指标都有显著变化,5天的常规适应性饲养后,血常规和生化检查指标几乎回复正常.
光是一个复杂的生态因子,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动物的摄食、生长和存活等.光照对动物的生物昼夜节律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从光照对生物昼夜节律的影响做一个综述.研究表明,昼夜节律影响着生物的生理活动,光照是影响实验动物昼夜节律的主要环境因子,它可影响褪黑素(MT)、皮质酮(CORT)、免疫球蛋白E(IgE)、核心生物钟SCN以及外周生物钟等的昼夜节律,但光照对于机体生理机能各方面的影响效果不尽相同,其生
目的:探讨丹皮酚对抗原诱导豚鼠离体胸主动脉变态收缩反应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分析.方法:采用离体胸主动脉环灌流方法,测定胸主动脉环的收缩力变化:分别在预加苯海拉明、吲哚美辛、酮色林或咖啡酸孵育下,观察丹皮酚对抗原诱导胸主动脉环变态收缩反应的影响.结果:丹皮酚(10-6mol/L)能显著舒张抗原诱导豚鼠离体胸主动脉环收缩反应;预加苯海拉明或酮色林孵育后,其舒张效应增强;预加吲哚美辛或咖啡酸孵育后,未见明显
目的:探讨参芪健胃颗粒的镇痛作用.方法:通过小鼠热板致痛及冰乙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实验,观察大、中、小参芪健胃颗粒剂量组对模型小鼠行为学相关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参芪健胃颗粒有好的镇痛作用,可显著提高对热板法所致小鼠疼痛的痛阈,可显著延长冰乙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潜伏期,可显著减少给冰乙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15min内小鼠扭体次数.结论:参芪健胃颗粒对小鼠致痛模型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参芪健胃颗粒有较好
2009年中华中医学会发布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同时制定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提供了中医体质量化辨识的方法与评估体系,为体质辨识及与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体现了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有利于实施个体化诊疗和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开发了中医体质辨识APP,采用B/S架构模式,主要由体质综述、体质辨识、查看结果、体质干预、穴位图谱5个模块及一个本地数据库组成。本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