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lated Complete Resection of Caudate Lobe-the strategy and technique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全国外科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712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raditionally there is only one porta hepatis.However In Chinese literature, there are three porta hepatic.They are named first, second, and third porta hepatis, respectively.The first porta hepatic denotes the hilum in general sense, second portal hepatis denotes the confluence of major hepatic veins, and third porta hepatis denotes the segment of retrohepatic IVC with a series of short hepatic veins(SHV).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经皮弹性髓内钉治疗成人肱骨干骨折手术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经皮逆行弹性髓内钉治疗成人肱骨干骨折27例,记录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疗效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本组随访12~38月,患者骨折愈合平均5.2月,术后无感染、医源性骨折及周围神经损伤等发生.采用Aitken-Rorabeck评分系统评定,肩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为96.3%;肘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为92.6%.结论:经
terrible triad of the elbow1.肘关节后脱位2.桡骨头骨折3.冠状突骨折--Hotchkiss,1996肘关节脱位机制
会议
结节性甲状腺肿根据有无功能变化分为毒性甲状腺肿(伴有甲亢)和非毒性甲状腺肿.非毒性甲状腺肿又可分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及散发性甲状腺肿.散发性甲状腺肿是非缺碘地区发生的非毒性甲状腺肿.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或结节性肿大,男女比例1∶4.结节性甲状腺肿大多可以非手术治疗,仅少数患者出现气管、食道压迫症状,怀疑有癌变,伴有甲亢,肿瘤有向纵膈下坠趋势者,严重影响美容或患者思想顾虑过重影响正常生活者才考虑手
会议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HPT)在我国发病率低,在欧美国家发生率较高,国内报道不多,但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能会导致骨折、泌尿系结石、高钙危象等严重并发症,造成脏器功能障碍、骨骼畸形、骨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能早期诊断和治疗,则可以获得很好的疗效,因此,应该引起国内同仁的重视.
会议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组多因素导致的肠道慢性非可控性炎症,近年来在国人中发病率日益攀升,多数患者病情呈长期反复发作,往往发展为终身致残性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个人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多学科协作治疗模式(multiple
会议
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是一种治疗直肠肿瘤相对较新、经内镜即能完成切除、止血、缝合等系列操作的微创外科技术.TEM由德国的Gerhard Buess设计发明,于1983年首次报道,2001年详尽描述了其设计思路和临床应用结果后影响日盛.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于2006年4月在国内开展了TEM,至今成功治疗直肠疾病270余例.
会议
肝脏尾状叶巨大血管瘤由于其位置特殊、解剖复杂,手术切除难度大,风险高,富具挑战性.术中主要难点在于:1)出血问题:主要来自血管瘤的出血;临近肝实质血供异常丰富,周围血管增生侧枝形成等亦极易出血.2)肝脏主要管道解剖位置发生变化:由于肿瘤巨大,肝门受压移位,且因操作空间狭小,导致术中解剖困难,易致血管、胆管副损伤.
会议
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为全球恶性肿瘤的第6位,死亡率居第3位,每年约有60余万万余人死于原发性肝癌.肝癌侵犯肝内脉管系统较为常见,据报道,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占60%~80%,侵犯肝静脉占13%~23%,下腔静脉占5%~10%,尚有1.3%~2.5%的患者侵犯胆道形成胆管癌栓.癌栓的部位与其危害、治疗意义及治疗方式密切相关.
会议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一直以来是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但目前仍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1)对于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治疗观念正在转变:对于无症状患者ACAS和ACST的结论认为手术治疗同药物治疗相比可以使无症状型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获益,但近10年来内科药物治疗的进步(抗血小板治疗、降脂治疗、ACEI类药物/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B受体阻滞剂等)已经可以使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年卒中率低于1%
会议
颈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适于上世纪50年代,经过60余年的发展及临床试验总结,目前仍做为颈动脉狭窄治疗的"金标准"被学界所认同.我国卫生部提出国内的颈动脉狭窄指南,提出对于同侧存在脑缺血症状的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推荐应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