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律制度研究——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为中心

来源 :2008年中国土地制度改革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y_1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承载着两个价值目标,即保障性目标和财产商品性目标.为确保保障目标的实现,中国立法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附加了诸多限制,而经济发展日益要求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财产商品性目标应该优位于保障性目标.就土地承包经营权未来发展趋势而言,乃以土地商品化为核心.然而在现有法律制度框架下,要有效地实现商品化目标,需要把土地保障性权利和土地商品化权利分离开来,并在不同环节制订保护和转移规则.因此,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将集体土地所有权收归国家所有,将农村集体改变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并不再享有农村土地所有权人的主体资格,通过不同环节确保农民对土地之保障权利和土地上之物权均得以各就其位,各自按照不同规则运行,以实现土地保障和土地交换价值.
其他文献
在不久前揭晓的第25届电视飞天奖获奖名单中,胡玫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她执导拍摄的《汉武大帝》和《香樟树》两部作品分别荣获长篇电视剧二等奖和三等奖,胡玫本人也因此获得优
本文简要概述了当前农地国有化和私有化两种改革观点的论争,根据普适经验及缘由,提出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优化选择是理性渐进地推行私有化,并立足现实及可行性,给出了农地私有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核心之一.这种改革要坚持城市化与工业化相结合,坚持市场化方向,坚持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促进城乡产权的微观对接
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是中国农民的千年梦想.农民土地私有制是劳动者的所有制,不是剥削者的私有制.把以生产者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当作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个巨大的理论误
会议
农村家庭承包制使中国农业有了长足进步,但其弊端既限制着当前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也限制着城镇化率的提高,而后者是近代以来中国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土地私有,对促进城镇化的
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土地革命,是把农地的“家庭所有、家庭经营”改为“集体所有、集体经营”;而再由“集体所有、集体经营”改为“集体所有、家庭承包”,则是拉开了第二次土
如今,土地似乎成了房地产开发商心中永远的痛,因为“8·31”大限后真正让他们感受了一回没有可开发用地的烦恼,大大小小的发展商似乎都在闹着土地饥荒,他们对土地渴望的强烈,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重申了进退自由的原则,十分及时,十分正确.以往农业合作化和集体化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未能坚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这项
会议
当前,全球经济和贸易正在复苏回升,我国的外贸发展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本文以浙江省上虞市为例,研究分析当前外贸发展面临的形势,并提出了发展外贸的对策。 At pres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