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应变显像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室收缩应变的跨壁改变

来源 :2012年十一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暨新技术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_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组织二维应变成像技术检测高血压患者左室心肌内外膜层组织应变特征,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变,为早期诊断及治疗高血压心肌病变提供依据。结合临床经验指出二维应变显像技术可早期检测出高血压患者内外膜层心肌应变跨壁阶差的变化,对评价心肌局部收缩功能异常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对三尖瓣环收缩期运动幅度与速度相关参数采用二维斑点追踪和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进行测定,同时探讨了该技术对右室整体收缩功能评价的可行性与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三尖瓣环收缩期运动幅度与速度,能较客观地反映右室整体收缩功能。相关参数测量便捷、重复性较好,有望为临床评估右室整体收缩功能提供一项新指标。
对缩窄性心包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探讨了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手术前后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的改变情况,为CP患者的术前评估及术后效果的预测提供了一个更为精确的方法。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量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左室心肌径向应变和周向应变,同时评价左室短轴心肌收缩功能。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水平前间隔和后间隔收缩期周向应变要高于其他各个节段,这可能与前间隔及后间隔对于圆周扭转较大有关。
对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房功能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进行评价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指出HCM患者左房容器、通道及助力泵作用三大功能均减低,左房功能损害程度与左室功能紊乱程度密切相关。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可导致左室重构及心肌收缩功能减低,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在射血分数发生明显改变之前检测到细微的心肌功能障碍。对于射血分数正常的OSAS患者不同左室构型的心肌应变及其心血管危险因素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与GRS和GCS相比,GLS检测心肌收缩功能损伤更敏感。左室向心型肥厚心肌收缩功能损伤较其它构型严重。心肌肥厚、OSAS的严重程度、肥胖是OSAS
皮肌炎患者在左室收缩功能正常时,左室扭转角度已发生改变,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准确评估皮肌炎患者左室心肌扭转。
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FNEF)的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往往处于正常代偿状态,常规超声心动图不能检测出异常心肌活动。本文在二维超声额断面方法截取的部分左室前壁心肌上,应用二维斑点追踪矩阵法对HFNEF患者的左室前壁额断面心肌的局部心肌功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二维斑点追踪矩阵取样分析法能够检测出左室整体功能正常而局部功能异常的心肌。尽管HFNEF患者的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正常,常规心超不能发现异常
舒张功能障碍是肥厚型心肌病(HCM)最常见的病理生理改变。但目前常用的评估左室舒张功能的超声指标都无法准确评估HCM的左室舒张末压(LVEDP)。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左室舒张功能运用多普勒及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进行评估,并与经导管测得的LVEDP比较,以探讨STI在评估HOCM患者LVEDP的临床应用价值。
对三尖瓣成形术手术疗效采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评价,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三尖瓣成形术能够明显减少三尖瓣分流,对右心功能的恢复具有明显的效果。二维超声多普勒能直接观察术前瓣膜的病变程度,为评价三尖瓣成形术疗效详细资料,并能检测三尖瓣成形术术后瓣膜远期疗效。
应用二维应变及应变率成像技术评估高海拔缺氧地区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患儿介入封堵前后右心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的变化。藏区患儿介入手术后短期内右室游离壁心肌收缩运动及肺动脉压力仍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二维应变技术可无创、定量评估PDA介入前后心肌的收缩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