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条件下不同土壤基质势对马铃薯叶片气体交换和产量的影响

来源 :第八届全国微灌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462780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郑薯5号为材料,以传统的沟灌为对照,研究了在滴灌条件下不同土壤基质势对马铃薯叶片气体交换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条件下-10~40 kPa土壤基质势处理的叶片气孔导度高于对照沟灌处理,但在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期对气孔导度的促进作用要大于淀粉积累期;-10~-40 kPa土壤基质势处理的叶片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对照,在块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滴灌提高光合速率主要是由于减少了光合的气孔限制,在淀粉积累期,滴灌提高光合速率主要是由于减少了光合的非气孔限制;与对照相比,滴灌条件下-10~-40 kPa土壤基质势处理的马铃薯产量显著增加,其中以-201kPa土壤基质势处理增产效果最大。
其他文献
一个时代的医学或生活之学的发展,要受到同时代思想的影响和制约,先进的思想哲学促进该时代医学进步,已为历史家或医史家所论断。 宋理学对宋元时期的医学及养生保健思想有着
中国领导人辞旧迎新之际留下的许多佳话和轶闻,至今为人所津津乐道。因地位特殊,国家领导人的春节,大多忙于家国大事,背后演绎着时代的风 Many of the stories and anecdote
道家思想是养生学的理论基础,道家提出养生的思想,论述养生的方法,提出独到的健康观念,顺应自然、节欲无为,修身养性,为养生学的创立奠定理论与方法基础。
古代欧洲和中国的传统医学发展到公元一、二世纪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都需要进行系统的概括和总结以便形成自己的完整的医学概念和理论体系,以便进一步有的放矢地指导其
会议
神话不仅是一种原始文学,也是自成系统的文化现象,是我们追溯传统文化的源头。可以说,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中医学思维特点与神话传说中体现出的早期哲学观是一脉相承的,是有一
原始人类进化中体现的原始人文文化精神,也是当今医学所必需的人文精神。本文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索和思考,指出对医学人文精神的继承、升华与溶合,绝非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和有限
本文回顾了浙江省开展喷微灌推广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制约喷微灌发展的主要因素;结合余姚市推广经济型喷微灌取得的成功经验,结合浙江实际,提出今后全省加快推广喷微灌的若干建
《黄帝内经》的“应用”之论,源于先民对自然的观察,哲学和医学实践。在发展中,又彰显为小宇宙观和全息论,并参与构建了藏象经络等重要学说,这也赋予中医学理论的意会知识特色。
本文主要研究了田间相同灌溉定额条件下,滴灌和地面灌溉对冬小麦根系分布及剖面水分吸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滴灌条件下冬小麦根系的主要分布层明显上移,在开花期根长密度大于
会议
健康理念是随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观念而改变的。以西方医学史为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顺其自然;改变自然;回归自然。在顺其自然时期,现代概念上的科学研究还谈不上,但人体的健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