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石家庄地区气溶胶分布的飞机观测

来源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hao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2008年10月19日在石家庄和保定市进行的一次晴空飞机探测资料,初步分析了石家庄和保定市气溶胶粒子的垂直分布特征和谱分布特征,对两市的气溶胶分布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石家庄市和保定市在600米和3900米高度处气溶胶数浓度相差不大,600米高度处气溶胶粒子数浓度都比较高,超过1400个/cm3,这是因为气溶胶粒子主要是来源于地面,随着高度的增加粒子数浓度都有减少的趋势,在高空3900米处气溶胶数浓度都非常少,每立方厘米只有几十个.在1200米高度处,两地气溶胶数浓度都有所增加,石家庄市气溶胶数浓度达到1538个/cm3,而保定市气溶胶数浓度为276个/cm3,这是因为在1200米高度处有逆温,气溶胶粒子在此堆积而形成了霾层.各高度层气溶胶数浓度几乎都是石家庄高于保定,说明石家庄污染要比保定重些.石家庄市600米高度粒子谱成双峰分布,峰值分别出现在0.11μm和1.75μm处,谱宽较宽,从0.11μm~2.25μm,平均直径为0.22μm,保定市600米高度粒子谱成双峰分布,峰值分别出现在0.11μm和1.35μm处,谱宽从0.11μm~1.75μm,平均直径为0.19微米.石家庄1200米高度粒子谱成双峰分布,峰值分别出现在0.11μm和1.75μm处,谱宽从0.11μm~2.25μm,平均直径为0.22微米,保定1200米高度粒子谱成双峰分布,峰值分别出现在0.11μm和0.225μm处,谱宽比600米高度处略窄,从0.11~1.05μm,平均直径为0.17微米.可见在600米和1200米高度处石家庄市的气溶胶粒子的谱宽和平均直径都大于保定市.在3900米高度处两地的谱型基本相似,成双峰分布,谱宽都比较窄从0.11μm~0.35μm,而在3900米高度处石家庄气溶胶粒子平均直径小于保定市.
其他文献
回顾国内外关于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基本模态的研究,从整体分析地球中低纬三大洋海气耦合系统的角度出发,利用1948-2003年的NCEP再分析资料和英国气象局Hadley气候预测和研究中心的海表面温度资料,使用SVD方法研究了全球中低纬海气相互作用的耦合变化,对海温异常(SSTA)与风场异常的主要耦合模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球模态能较好的体现海气耦合变化的局部空间分布信息和时间演变信息.通过对不
2010年6月初广西强降雨过程造成桂中和桂东南出现严重洪涝,地质灾害频发,人员伤亡重.利用整理收集到地质灾害事件,分析广西此次强降雨过程诱发的地质灾害点地质灾害易发性、降雨因子雨量特征,分析各地质灾害点雨量触发条件,选取容县六王镇陈村滑坡灾害点分析滑坡临界雨强,检验地质灾害点降雨预报和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发现:此次过程地质灾害以滑坡灾害类型为主,地质灾害点都位于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较高值区,地形地质
由近地面层切变线(或辐合线)引发的局地暴雨是北京夏季一种较为常见的天气类型.利用常规气象资料、数值预报产品很难正确把握降雨出现的时间、落区和量值的大小.本文针对典型局地暴雨天气过程,利用北京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CINRAD-SA)监测资料、风廓线仪、微波辐射计、北京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以及常规地面、高空探测资料进行精细分析,诊断识别出造成局地暴雨诱发系统-地面辐合线,分析其与雷达窄带回波形成、发
利用淮河流域158个站点1980~2007年28年的夏季降水量资料,采用Γ分布形状参数和尺度参数,分析了淮河流域无条件雨日和有条件雨日(前一日无雨和前一日有雨)的夏季多年降水的概率分布特点.从Γ分布函数的参数分析得到,淮河流域属于尺度参数主导的区域,表明淮河流域夏季降水是以降水变率大的事件为主导的,说明淮河流域多极端降水(旱或涝)的天气气候事件.进一步分析得知,洪泽湖流域为首雨日降水的多雨区;沂河
基于我国东部地区1991-2005年485站的逐时降水资料,将雨强分为大于1mm/h、大于2mm/h、大于4mm/h、大于8mm/h四个级别,利用概率分布与统计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其多年变化趋势特征,并探讨了各级雨强趋势系数的显著性检验问题.为了看出雨强趋势系数的分布特征,我们将全部站点各级雨强的趋势系数均进行图分析,(图中趋势系数的数值已放大10倍).对于各类级别的雨强趋势系数而言,它们存在一个共
本文利用2007年8月8日18时-9日02时强暴雨期间的地闪、卫星TBB和地面加密降水资料,分析揭示了地闪活动特征及其与MCS和强暴雨的关系:(1)暴雨过程中负地闪占绝对优势,为总地闪的97.7%,正地闪只占总地闪的2.3%.负闪频数和总闪频数的逐时均呈现单峰结构,且演变趋势完全一致,但正闪频数变化呈现三峰两谷的趋势,正闪频数最大值与总闪、负闪频数峰值时间一致.负闪活跃期正负闪6min演变均表现为
本文使用FNL资料分析我国华北地区的2010年1月2~3日一次冬季降雪过程的大尺度背景场特征,此次降雪过程中,北京和天津地区的日降水量突破了1951年以来的降雪极值,北京城区平均日降雪量为11mm,达到暴雪级别.深入分析其物理结构过程中,使用WRF模式对其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的降雪量、降雪落区以及持续时间都与实际观测较一致.在模拟结果可信的基础上,对引发此次暴雪的低涡的涡度收支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
本文利用AMSU-B微波亮温资料和GOES-9光学遥感资料对强对流云团进行检测识别,尝试了AMSU-B两窗区通道亮温检测、三水汽通道间亮温差检测,GOES-9红外亮温阈值检测、水汽和红外通道间亮温差检测、红外和水汽通道亮温多光谱逐个修改聚类等方法对强对流云团进行检测识别,通过2004年6月16日一个个例,比较各种方法的检测识别结果,分析各种识别技术的特点,同时采用地面常规观测资料进行叠加,对检测方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9年4月13日和6月13日出现在厦门地区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成因进行分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冷平流侵入对两次强对流天气的发生起主要触发作用.θse的倾斜锋区容易出现涡度的倾斜发展,使得对流层中层存在大量的潜热释放,同时有利于中层位涡的下传,从而对强对流区低空涡度的发展和维持起了重要贡献,有利于雷暴的发展和维持.伴随冰雹发生的情况下,存在上干的下暖湿的垂直分布结构.而无
2008年10月26日晚、10月27日凌晨,夏延ⅢA飞机搭载PMS系列探头在成都上空连续实施了2架次云物理探测.从第1架次开始到第2架次完成后的3h中,成都市地面逐小时面雨量为0.3mm、0.3mm、0.3mm、0.3mm、0.1mm、0.3mm、0.2mm、0.3mm.第1架次在4200m高度附近平飞,记作A位置;在6000m高度附近平飞,记作B位置;在4800m高度附近平飞,记作C位置.第2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