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气象应急服务发展新途径

来源 :纪念中央气象台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之全国气象服务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q1984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鉴于山西省特殊的气候条件及气象灾害发生规律,通过山西省气象应急保障服务工作的实践与探索,准确把握社会防灾减灾工作需求,研究气象应急服务新情况、新挑战,提炼出"有安全就有气象"的服务理念,促使气象应急服务在政府减灾中的角色转变,提高气象应急服务的能力与水平,探索气象应急服务全面发展的思路与途径,提出了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提升气象应急管理能力、加强气象社会管理工作、强化应急气象服务方式以及抢抓机遇、促进发展的气象应急服务发展新途径.
其他文献
2010年6月27-28日百色市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极端特大暴雨,各级台站均未能准确作出中短期预报。利用灾害资料、自动站资料、天气图、云图、雷达产品、数值预报产品等资料,通过灾害评估、天气学、卫星气象学、雷达气象学等原理对其成因及预报技术分析,结果表明:(1)灾害性天气具有降雨时段集中、短时降雨强、损失大、次生灾害特别重等特点。(2)主要影响天气系统为低涡、深槽、强低空急流、稳定的副热带高压等,降雨的
受东移冷空气和高原偏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2010年5月25日白天到夜间,西北地区东部出现三个暴雨中心,宁夏石嘴山东北部、中卫市南部及固原市大部分别被其中的两个暴雨中心覆盖。北部的降水雨强比较均匀,南部的降水雨强变化较大。本文利用高空、地面、数值预报和天气雷达资料,运用天气学和动力学方法,对此次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动力热力因子和水汽条件进行了分析总结。
2010年3月14-16日,黑龙江省中南部地区出现大到暴雪天气.本次降雪的特点是:南部地区降雪强度大,基本在4~5 mm/6 h,但强降雪持续时间较短(12 h);其他降雪地区降雪持续时间较长(24 h),降雪强度较弱,基本在2~3 mm/6 h.本文利用常规资料及物理量、卫星云图,对黑龙江省的大到暴雪天气过程进行讨论.
考虑到建站时间和地域分布,选取宁夏具有代表性的20个气象观测站,利用宁夏气象信息中心档案馆提供的各站1961-2009年10月至翌年4月的逐日天气现象和降水量整编资料,统计各站大到暴雪发生次数.宁夏大到暴雪多发生在春季和秋季,秋季出现频次高于春季,冬季出现频次较低.宁夏大到暴雪年均频次、年均降雪量具有一致的空间分布特征,自南向北减少,南部山区明显多于北部地区,高发中心与地形特征关系密切,多分布于山
2010年1月18-22日宁夏部分地区出现了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宁夏气象台提前7天预报,并逐日跟进预报服务,17日、18日分别发布了"寒潮警报"和"寒潮预警信号"。预报与实况对比表明,过程起止时间、降温幅度、最低气温出现时间及达到的程度、平均风力均与实况吻合,各类服务及时到位,但风力及降雪量级预报偏大。对此,宁夏气象局组织全区预报人员进行了预报成败原因分析。本文在分析数值预报与实况天气形势、影响系统
利用高空、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和内蒙古沙尘暴监测站的沙尘暴器测资料,对2010年3月19-20日一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观测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沙尘暴发生前,大气层结稳定并不利于对流的发展。但在700 hPa至500 hPa的强冷平流与850 hPa以下层次的平流差异有利于温度垂直递减率增大,强冷平流作用使其中心以下层次形成热力不稳定层结,是沙尘暴发生的有利层结条件。
2010年3月19日,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发生了近几年最严重的沙尘暴天气.沙尘暴天气由蒙古国西部起沙,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加强,之后,沙尘暴天气系统在移动扩展,形成强沙尘暴或特强沙尘暴天气.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及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对"3.19"沙尘暴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得到以下结论:"3.19"强沙尘暴、特强沙尘暴天气过程,是近地面前期强烈增温,导致地表热力不稳定,由天气系统蒙古气旋产生上升运动起沙.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黔东南地区极端天气现象越发频繁,尤其是2009年8月至2010年3月,黔东南地区发生了夏秋连旱叠加冬春旱.此期间,全区平均降水量仅为238.0 mm(常年平均512.0 mm),较常年同期偏少5成以上,突破自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值,无雨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20 d以上,仅次于1999年,平均温度偏高1.0℃以上.由于黔东南地区以农业为主,降雨少、气温高、无雨日多,对黔东南地区农业
本文使用国家气候中心1982年1月-2010年3月每月1、6、11、16、21、26日下发的未来40天各候的候平均预测格点场资料作为预报因子,以宁夏24个测站侯平均气温实况资料作为预报对象,设计了三种资料划分技术方案,选择10~15个因子预报宁夏24个测站未来40天逐候平均气温,对2009年和2010年1-3月的预报效果分别进行了对比检验。
针对2009年11月9-13日山西大暴雪天气过程,从环流背景、中低空系统配置、物理量场的相对湿度、散度、垂直速度场的空间垂直剖面以及FY-2C卫星云图、华北雷达拼图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该次暴雪天气以500 hPa南支槽与西风槽的相继影响为背景;中低层(700hPa切变与急流、850 hPa东风急流)有利的系统配置为持续强降雪提供了有利条件;强降雪时段,200 hPa以下为≥80%的湿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