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的精英与沉默的大多数:阶级阶层分化下乡村社区治理的困境--基于珠三角F村社区营造案例的探讨

来源 :首届海峡两岸农村治理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0762237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民社会理论和社会治理理论都强调社会相对于国家的主体性和独立性,强调社会主体广泛而积极的参与,实现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然而,在过去十年的农村社区建设实践中,农民参与不足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本文通过珠三角F村社区营造案例的研究发现,在高度市场化的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社会阶级阶层分化也更为严重,瓦解着社区的公共性.地方精英逐渐垄断了各种资源,活跃在社区公共舞台,而底层群体呈现碎片化状态,在社区公共生活中遭到排斥.政府依靠项目制进行社会治理方式,对地方精英形成很大的依赖,地方精英由此获得了更多的公共资源,进一步加剧了阶级阶层分化.不彻底改变既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就不可能让底层真正组织动员起来,不可能重建社区的公共性.公民社会理论和社会治理理论刻意回避了市场化和私有化改革导致的阶级分化和矛盾冲突,用一套抽象的普世价值建构一个理想社会模型,空谈形式民主和程序正义,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没有充分的经济民主,没有社区成员地位的实质平等,政治民主就只能是少数人的游戏.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社会救助问题更加突出.由于"城乡分治"的二元社会管理体制存在、农民工社会救助意识薄弱、政府社会救助资金不足等原因,城市化进程中农
会议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大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它制约着大陆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协调推进,迟滞着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的根本实
会议
近百年的乡村治理史中,中国基层治理几度陷入内卷化的困境.而新一轮的乡村治理,国家实现由"取"到"予"的角色转换,乡村治理却没有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更迭.制度空转的乡政,难以
农民工聚居区是指以自发在社会经济部门从事经济和业务活动而暂住城市的农民为居民主体,以房屋租赁和安置为主导建构方式的集中居住生活区域,具有边缘性、复杂性、内聚性和稳
会议
参与式治理是本世纪来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研究和实践的一种新型治理方式.本文以长沙市大学生村官参与村民治理实施为例,对近十年来的经验、问题和对策予以分析,认为大学生村
第一书记是加强大陆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现对贫困地区由"输血机制"到"造血机制"的组织保证.选择什么样的人当第一书记,如何严格要求第一书记,是让第一书记发挥好
大陆一直高度重视农村基层治理,村民自治组织在农村基层治理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其中村民理事会作为农村群团组织更是充当了好助手、生力军的作用.如何建立并发挥村民自
会议
20世纪初期大陆进行现代政权建设的开端,研究这一时期的乡村治理,能够更好地考察基层治理如何回应和适应社会的变迁.20世纪初期乡村治理的结构由正式官员、半正式官员和民间
会议
村域城镇化是行政村域经济社会结构、人口集聚规模、聚落建筑景观,农民生产、生活及基本公共服务的方式和水平趋同于城镇的过程.文章认为: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成为国家发
会议
在城乡二元分割的制度背景下,农村向城市的转型不是一个简单的自然历史演进过程,而是包括经济形态、空间和土地利用形态、社会和人口形态以及治理形态等等在内的全方位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