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腹膜外隧道式乙状结肠端式造口135例临床体会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大肠肛门病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中日大肠肛门病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thy0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经腹膜外隧道式乙状结肠端式造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35例患者均行经腹膜外隧道式乙状结肠端式造口.结果:135例,患者经过半年至3年的随访,造口肠段回缩0例,造口狭窄0例,造口缺血坏死1例.肠脱垂1例,造口旁疝1例.结论:经腹膜外隧道式乙状结肠端式造口具有术后并发症少,可控性排便功能等优点.提高了病员术后的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为深入探索春兰(Cymbidium goe ringii)中C类MADS-box基因参与春兰花器官发育调控的分子机理,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春兰花芽中分离出两个C类MADS-box基因CygoAG1与CygoAG2.在分
人的健康离不开吃。没得病之前,人要想让自己的身体保持健康,就必须在科学饮食上多下功夫。得了病之后,人要想让自己早日恢复健康,也少不了吃。所不同的是,前者的“吃”是一
与结肠癌相比,直肠癌,尤其是中低位直肠癌在解剖和治疗学上有许多不同之处。首先大多数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面临着是进行传统的经腹会阴联合切除,还是进行保留括约肌的保肛手术
会议
提高大肠癌术后辅助化疗针刺部位药液外漏及静脉炎预防与处理,通过对24例病人的临床分析认为:选择合适的静脉,选用型号适当的针头,根据药液的性质采用不同解毒剂及相应局部处
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近时期以来,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直肠癌根治术后的5年生存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已经达到了50~70%的水平,其中早期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
棉属具有丰富的种质资源,将抗病性从野生棉转移到陆地棉中,以此提高陆地棉抗病性是一条理想的育种途经.本研究通过陆地棉和C组野生澳洲棉远缘杂交获得杂种F1,对其进行染色体
为了研究MAnS-box E类基因在荷花花器官发育中的作用,以荷花‘重瓣一丈青’(Nelumbo nucifera 'Chongban yizhangqing')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RT-PCR克隆获得A GL6-like基因,命
从临床研究(专方专药、专方结合化疗、中成药)方面对近五年来中医药在大肠癌术后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议。
后基因组时代,基因功能研究备受关注,病毒诱导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技术便是一种高效的基因功能鉴定方法.VIGS虽然在模式植物以及经济作物上已经有了
目的:评价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两种吻合方法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从385例直肠癌中选择329例实施保肛手术。手术方法:经肛门环扎式吻合法137例;吻合器加肛门支撑管法192例。结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