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国古代的海权维护——以明末清初郑氏的海上经营为例

来源 :首届建设弘扬海洋文化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rusni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中国人在古代是否有海权意识,以往在学界曾有不少争议,部分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在马汉《海权论》传人中国以前,中国人仅仅认为,“海洋可以兴渔盐之利,可以通舟楫之便。本文拟从明末清初东南沿海郑氏一族的经历出发,分析当时中国明朝人对东方海权的掌控。
其他文献
基于地震波前的局部球面波近似.实现了一种新的高精度地震初至旅行时计算方法。该方法不需要关于地下界面的任何先验信息,也不用对速度作平滑处理。能适应于任意离散速度分布情况。它能模拟透射波、绕射波和首波(折射渡),即使当速度模型出现焦散现象时也非常有效和稳健,能有效地避免违反因果律的现象。搜索最小旅行时过程中,该方法只需进行一系列简单代数运算,具有很高的计算效率。应用实例证明本文方法计算的初至波旅行时误
人类生活的地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有海洋。海洋是地球上一切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本条件。21世纪是海洋世纪,这已经成为世人的共识。可以预计,21世纪将是海洋事业大发展的世纪,人类社会的进步将愈来愈寄希望于海洋,完全可以说"未来文明的出路在于海洋"。本文介绍了民俗的概述,分析了海洋民俗文化和渔业民俗的概述。
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与多种传媒手段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正面临着多元文化对各自民族传统文化的严峻挑战,这是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必然发展走向。本文介绍了中国有没有海洋文化的争议,分析了海洋文化观与海洋文化缺失的根源,阐述了现代海洋文化的凸显,浅谈了海洋文化研究的现状,探讨了海洋文化研究的内容与走向,提出了海洋文化的作用与意义。
海洋是世界人民生活的重要依托.世界经济、社会、文化最发达的区域,集中在离海岸线60千米以内的沿海。有关数据显示,世界贸易总值70%以上来自海运,全世界旅游收入1/3依赖海洋。此外,全世界每天有3600人移向沿海地区。因此,联合国《21世纪议程》预测,到2020年全世界沿海地区的人口将达到人口总数的75%。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1.8万多千米的海岸线和约300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沿海地区GDP占
随着对海洋资源、海洋权益的重视以及“海洋中国”的提出,海洋产业发展迅速,海洋文化研究日趋深入,引发国人的普遍关注。本文介绍了海洋环境文化的内涵及重要性,分析了海洋环境文化与海洋环境保护的关系,对海洋环境文化建设进行了探讨。
闽台海洋文化是中华文化一体多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闽台人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在共同的文化精神基础上共同创造的。由于闽台地区地理位置濒临海洋,其海洋文化地域特色鲜明,研究闽台海洋文化对于研究中国海洋文化具有基础性作用。本文介绍了闽台海洋文化的形成,分析了闽台海洋文化的特点。
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表面积为1.4亿平方千米,占总面积29%;海洋达3.62亿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71%。多少年来,海洋被誉为生命的摇篮,风雨的故乡,五洲的通道,资源的宝库。本文介绍了我国海洋观的发展历史,分析了新时期的海洋观,阐述了新的海洋观对建设海洋强国的启示。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海洋事业有了迅猛发展,海洋文化也为人们所重视,众多沿海城市都将发展海洋旅游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领域,众多以海洋文化为主题的博览设施、旅游设施出现在我国漫长的海岸线上,围绕海洋科技文化的国内外文化交流日渐活跃。本文介绍了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的关系,即海洋文化一般都是在发展海洋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海洋经济是海洋文化发
海洋文化是指缘于海洋而形成的、体现海洋特色的思维模式、道德规范、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总和。海洋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它可以细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四个层面,其中,精神文化是海洋文化的内核。本文介绍了海监队伍的海洋精神文化的丰富内涵与鲜明特点,分析了弘扬海监队伍的海洋精神文化,提出了海监队伍的海洋精神文化建设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海洋文化是海洋人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管理思想方式、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海洋文化所形成的智慧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即为文化力,对于海监队伍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力。海监队伍肩负着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护海洋环境等神圣职责。近年来,在海监队伍建设中展现出大量生动感人的事例,如"大洋一号"船、"雪龙"船先进事迹、圆满完成南海维权任务、东海维权任务的先进事迹等,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某种悠久的文化底蕴和可贵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