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道变革与刑法的人权保障论纲

来源 :2008年中国刑法学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ong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权保障是当代刑法的鲜明主题,人权保障的程度与法在国家生活中的位置密切相关。本文以法在国家生活中的位置为视角,探讨了治道变革,解释了刑法人权保障功能变迁的政治文化,并就善治视野下刑法保障人权功能的完善进行浅谈。
其他文献
犯罪构成理论是对刑事司法定罪过程的体系化整理,同时也体现着刑事法律文化的传承。而犯罪评价模式作为一种刑事司法文化,其移植和传承都建立在深刻的社会政治背景的基础之上。
所谓刑事政策是指国家、社会以人道主义为宗旨对已然犯罪人宏观的和微观的被动处置措施。本文介绍了当代刑事政策的根基,并结合西方刑事政策的演进,就我国关于刑事政策概念的误
本文认为现阶段我国的刑事政策,应该是在党的领导下,国家和社会组织制定的,旨在实现惩罚、预防、治理犯罪,减少和消除不和谐社会治安因素的制度和策略,并最终达到保障自由、维护秩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至今已30年了。从刑事政策方面看,这30年也是一个改革开放的过程,国家不断适应新情况、新问题与时俱进地加以发展,且能够正视和借鉴西方国家刑事政策实践中有价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由未成年人实施的违反刑事法律规范的社会越轨行为。它是继环境污染、毒品泛滥之后的第三大社会公害。未成年人犯罪引发了世界各国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重
会议
所谓刑事政策,是指国家以预防、惩罚、遏制、教育和改造犯罪人为直接目的而制定、颁布的各种策略、方针、措施、制度等。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刑事政策的发展演变,并就对
2012年的这个冬天,对于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而言,雨季格外漫长,这也无疑加剧了眼前的严寒。   从贵阳通向石阡县的高速公路正在山下修建,距离农民汪正年家步行约半个小时。在以往还算不错的天气,这位32岁的石阡县农民与他63岁的父亲还可以到工地上打打零工。在那些日子里,通常清晨7点左右,父子俩就结伴下山,到工地上去跟人抬石头了。这样一天的活儿干下来,父子俩每人能有65元的收入。   这些零散的钞票
对于刑法的机能可以从应然和实然两个层面来理解,应然层面就是刑法的理念的机能问题,实然层面则是刑法的现实的机能的问题。而所谓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是刑法通过对国家刑罚权行
市场经济源于市民社会,代表着市民社会基本理念的市民刑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经济运行中,理性的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强大动力,既是经济衰退的主
会议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刑法的发展历程与人权保护,以聚焦国际人权公约在中国刑法领域的适用,对于展望中国刑法的改革方向及协调与国际人权公约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