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必净联合激素对大鼠百草枯中毒早期肺损伤的治疗作用

来源 :中国毒理学会中毒与救治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全国中毒及危重症救治学术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zheng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草枯(PQ)是目前普遍使用的除草剂,人误服事件较多,由于毒性强且无特效解毒剂,病死率高。大量口服者,常于早期因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IDS)、多脏器衰竭(MODS)而死亡。减轻肺损害就成为治疗重点和目前研究的热点。国产新药血必净注射液除具有菌、毒、炎并治的特殊功效外,尚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作用。本文通过用血必净、激素、及二者联用治疗大鼠PQ中毒,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白介素等角度探讨其对中毒后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
其他文献
近年来,环境污染导致的铅中毒的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公众的关注,血铅长期偏高,对不同人群健康带来不同程度危害,尤其对儿童会引起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等重要健康问题。积极采取防护措施无疑是一件关系人民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好事。本文目的旨在采用营养型排铅保健食品干预措施,对其治疗和预防铅污染的效果进行评价和观察。
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自1994年由欧洲重症监护医学协会(ESICM)提出后,最初用于对脓毒症患者病情的评估,但目前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于评估各种原因所致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但SOFA评分在急性中毒患者中的应用目前鲜有报道,本文旨在研究SOFA评分对急性中毒病情及预后的评价效果。
目的:探讨亲情护理在中毒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共118例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实施亲情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整体护理。亲情护理模式包括系统的亲情护理和按阶段渐进式的进行亲情护理。结果:两组中毒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期及满意度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应用亲情护理患者在这两方面明显好于传统护理患者。结论:亲情护理在中毒患者护理中的开展,是整体护理的升
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主要有两方面诱因:一是喜庆或聚会等高兴酒喝多,二是因事压力大、情绪低沉等的悲伤酒喝多。由于社会发展,这两方面过量饮酒现象也日益增多,过度饮酒相关问题是一个世界各国都极为关注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回顾分析了2002年至2007年救治的急性重度酒精中毒156例,对酒精中毒的病理机制以及临床治疗进行了论述。
随着人们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日常生活中接触各种药物毒物机会的增加,各种突发公共卫生教育的加强,我们要更加关注临床中毒学。在加强毒物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同时,要重视通过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及基本的实验室检查来进行中毒的诊断。注意在各级医院配备好各项解毒剂,为突发公共卫生等事件的应对作好准备。加强中毒流行病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对临床中毒的专业人才进行系统地培训。
突发中毒事件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目前我国中毒危害仍相当严重,我国疾病死亡顺位谱显示,中毒伤害死亡人数排到了第五位,各种突发中毒事件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威胁。如何提高现场处置能力,快速有效应对突发中毒事件,减少危害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急救临床工作的实践和文献资料,就突发中毒事件现场处置对策进行了总结。
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对草快,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用于农业,百草枯中毒(paraquat poisoning)已成为继急性有机磷中毒之后农业国家里逐渐增多的农药中毒事件。百草枯(20%溶液,克芜踪)主要经消化道吸收而引起中毒,往往导致多系统损害,尽管肝脏,肾脏,心脏和神经系统均受到百草枯的毒性影响,但肺损伤和肺纤维化是中毒后死亡的常见原因。本文主要介绍百草枯中毒后,基因表达的异常改变和免
重度百草枯中毒仍旧是急诊医学面临的难题,死亡率高,国内外报道死亡率高达50-70%以上,甚至100%。百草枯中毒救治目前无特效解毒药,基本上都是以综合救治为主。本文针对1例成功抢救的重度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经过,对其救治经验进行了总结。
百草枯(paraquat,PQ),是目前使用广泛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脱叶剂及除草剂,喷洒后能够很快发挥作用,接触土壤后迅速灭活。随着百草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中毒事件日渐增多。百草枯毒理作用及致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急性中毒病死率高,预后差。本文针对1例成功抢救的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经过,对其救治经验进行了总结,救治成功的关键在于旱期洗胃、早期吸附剂使用、充分的血液灌流、激素
百草枯(pauraqut,PQ),又名对草快、克无踪,在1962年作为一种速效触杀型灭生性除草剂应用于农业。因其在土壤中降解时间短,农作物中残留低,经济、省时,应用广泛。自1966年Bullivallt首次报道了两例百草枯中毒病例后,世界各地相继有大量百草枯中毒病例报道。百草枯毒理作用及致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急性中毒病死率高,预后差。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百草枯中毒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