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漿污泥、水庫淤泥及飞灰烧制輕質骨材之研究

来源 :第九届全国轻骨料及轻骨料混凝土学术讨论会暨第三届海峡两岸轻骨料混凝土产制与应用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yy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纸浆污泥、水库淤泥及飞灰烧制轻质骨材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纸浆污泥资源化,制造轻质骨材的可行性,对各种原料进行了化学成份分析,探讨了造粒的可行性,并研究了轻质骨材之材料配比。
其他文献
本研究采用500kNMTS油压机,在荷重控制下,以Pmean/Py=0.64、0.56、0.48及0.40四种疲劳荷重等级,荷重振幅Pamp(=Pmax-Pmin/2)固定为8kN,荷重频率为2Hz,进行反覆疲劳荷重试验(最大N=200万次),探讨常重(NWC)及轻质混凝土(LWAC)梁试体,于反覆疲劳荷重下之力学行为及损伤程度。
本文研究了热熔塑胶轻质混凝土配比封工程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热熔塑料轻质混凝土具有质轻、高耐冲击的特性,为一般水泥混凝土的6.5-15倍。综合考量各工程特性指标,高抗压强度与耐冲击性等要求之最适材料组合为料固比1.5,使用水库淤泥轻质骨材,且塑料热熔持温时间为80分钟。
本文利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研究了水灰比、骨料粒径和浆骨比这三种因素对轻骨料混凝土强度和耐磨件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水灰比是影响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的最主要因素,骨料粒径是影响耐磨性的最主要因素。
本文介绍了轻骨料棍凝土小砌块及其标准砌体的试验,分析了抗震片墙的试验准备和试验结果,指出了工程实践的效果。
轻质骨材本身具有高吸水率之特性,其物理性质亦不同与一般常重骨材,因此轻质骨材混凝土界面遇渡区之组成与特性,将不同于常重骨材混凝土者。本研究探讨了轻质骨材于不同合水状态下对于混凝土界面通渡区之影响。
建筑结构所使用混凝土品质的稳定性不佳,易于产生相关材料交界面的原力集中现象,进而影响建筑结构物整体的安全。本文以28天轻质混凝土抗压强度为依据,定义轻质混凝土抗压强度的适中度与稳定度指标,并结合此两指标定义轻质混凝土品质指标,来评估轻质混凝土的品质是否合乎要求,并做为判定结构物安全之依据。
吉林省页岩、凝灰岩、珍珠岩、浮石储量丰富,特别是珍珠岩尾矿日前基本没有被开发利用。本文以自行设计制造的回转罐烧胀罐式实验炉和生产窑,对珍珠岩尾矿在中温760~820℃烧制超细陶砂进行了研究。
本文利用某公司在矿山上生产(开采)岩石时产生的碎石骨材,检测其主要物理、化学性能,在实验室和同转窑生产线试烧出人造轻质骨材(陶粒),并检测其比重、吸水率、密度等主要物理性能,研究、分析其试验结果、膨胀性能和改进措施等。
陶粒回转窑开窑和停窑的操作技术和作业制度关系到生产安全,操作不当,不仅造成耐火材料的损坏,缩短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还浪费燃料,产生不少次品、废品,严重时还会造成设备或人员的安全事故。回转窑看火工除了懂得陶粒的膨胀理论,还必需具备燃料燃烧,窑炉热工等方面的粗浅知识,这对掌握好开窑、停窑技术是必要的。本文介绍了陶粒回转窑的开窑和停窑。
本文探讨了以固化的方式处理透铺面材料下的基底层,固化土壤粒子,保持透水性及承载原力,原是有助于透水铺面材料使用,确保长期耐用的工法,亦是未来可以加强探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