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研究

来源 :第三届腹针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hting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腹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82例,随机分为腹针治疗组和常规针灸对照组,每日针刺1次,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应用SF-McGill疼痛询问量表(MPQ)、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生存质量测定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排除中断、脱落的12例患者,在治疗组84例患者中,显效38例,有效35例,进步11例;对照照组86例患者中,显效30例,有效30例,进步26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普通针刺.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目的:研究腹针对脑卒中患者感觉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脑卒中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腹针组)和对照组(体针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体针组)取穴百会、印堂、肩髃、曲池、内关、合谷、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太冲.治疗组(腹针组)在体针治疗基础上采用腹针疗法,取穴引气归元、建里、健侧商曲、气旁,双侧滑肉门,患侧外陵、上下湿点,针刺同时配合活动,以患部感觉障碍减轻为度.
目的:通过腹针治疗不同证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探讨其治疗乳腺增生与证型的关系。方法:将121例乳腺增生病例随机分层分为腹针组、对照组并对其进行证型分类;通过比较治疗前后主症疼痛评分(VAS评分)等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三个证型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显著。治疗组两两比较发现,腹针对于肝郁气滞组疗效好于痰瘀互结组。治疗前后疼痛量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观察到冲任失调导致疼痛分数最低,其
目的:分析我国关于腹针的相关文献,了解腹针研究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未来方向,为该领域的研究和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以腹针为检索词,通过NoteExpress处理和统计数据,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腹针相关文献进行综合统计和分析。结果:最终检索到有效文献613篇。(1)腹针相关文献发表量大致呈逐年上升趋势;(2)
总结罗翌教授多年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提出“以脾为本,通调脏腑”为治疗失眠的基本大法,临证总结出失眠常见五种证型,病证结合、针药并举进行辨治,选方用药准确,加减调针精良,临床效果明显。
目的:观察经腹针疗法治疗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将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3例,分别接受腹针治疗(治疗组)和以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为主的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疗程3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测定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所得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于治疗3周后总的生存质量和健康状况
目的:观察腹针对慢性疲劳综合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3例患者随机分为薄氏腹针治疗组和针刺对照组,1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及采用疲劳评定量表( FAI)积分进行疗效测评.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薄氏腹针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疗效显著,有明显的临床使用及推广价值.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腹针及口服复方降压平片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复方降压平片;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有效率,治疗组为88.1%,对照组为71.4%,两组内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腹针治疗高血压病有显著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