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症运动学研究

来源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疼痛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暨2017上海国际疼痛康复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lu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着手探索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症的病理机制,通过对患者与正常青少年脊柱两侧肌肉生物力学指标的分析进一步研究AIS对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加强对AIS的病理现象和机制的分析和认识,解释AIS的重要病理现象. 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9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康复科就诊的青少年22例,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及无脊柱侧凸青少年各11例.以步态分析、表面肌电检测技术手段为检测途径,对患者与正常青少年运动学指数、平衡指数等生物力学指标进行比较.针对运动学指标的实验研究共选取10例AIS患者为研究组与对照组10例患者进行对比.检测步频指数、各步态时相所占百分比等步态时空参数;步长、跨步长、步态周期及膝关节、踝关节、髋关节三个关节的活动角度等运动特征. 结果: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症患者在单步时间、跨步时间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其它时空指标并未出现明显的异常.髋关节活动角度范围等平衡参数相明显大于正常组,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AIS可能使患者双侧下肢运动学特征产生改变.同时也提示双侧下肢运动学特征的改变很有可能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症的一个重要发病诱因.AIS患者支撑能力可能没有明显异常.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两侧肢体关节周围肌群动作的不协调或两侧肢体应力改变是导致这一步态特征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