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腹腔镜肾切除术中血管并发症腔镜下处理成功的单中心经验总结

来源 :CUA2014全国微创泌尿外科专题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ye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我院腹腔镜肾切除术中血管并发症腹腔镜下处理成功的经验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了本单位1000余例各类腹腔镜肾切除术中遇到的血管并发症,将并发症分为吸引器损伤肾静脉导致出血、剪断肾动脉时肾静脉未阻断下同时被剪开、hem-o-lok夹闭肾静脉时将下腔静脉夹破、肾动脉被超声刀切破四种类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上尿路腔内碎石术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5月上尿路腔内碎石术后1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例,女9例,年龄38-61岁,平均47岁.其中经皮肾镜(PCNL)治疗者10例,经尿道输尿管镜治疗者2例,均表现为术后3-16h内出现高热(T>39.0℃),血压降至80/50mmHg以下,心率>110次/分.根据临床表现均诊断为感染性休克
会议
目的 评价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的疗效及安全性,同时探索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石街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13年5月到2013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的病人共156例,其中肾结石125例,输尿管结石31例.石街组包括9例术后石街形成的病人.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结石大小、部位和数量,以及术后并发症.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石街形成的危险
会议
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在不明原因上尿路血尿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5月我院应用输尿管软镜诊断和治疗20例不明原因的上尿路血尿患者,男11例,女9例,年龄34-72岁,中位年龄44.3岁,均因肉眼血尿入院,病史2周-1年,左侧11例,右侧9例,B超、CT或MR未能明确肾内占位性质,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未能找到癌细胞.方法:全麻或硬膜外麻醉,膀胱截石位,输尿管硬镜探查至输
会议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的疗效及早期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3例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术后3月内手术相关并发症.其中男58例,女5例,年龄33~84岁,平均(67.7±11.1)岁.伴有高血压10例,糖尿病6例,冠心病2例,肝硬化失代偿1例.10例患者有既往腹部手术史.体质指数(BMI)为18.8~28.7 kg/m2,平均(23.
会议
目的 介绍经腹腹腔镜膀胱憩室结合腹腔镜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巨大膀胱憩室合并前列腺增生,并探讨该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患者,男,61岁,因"前列腺增生,巨大膀胱憩室"入院,患者反复尿痛,尿频,尿潴留半年.口服华法林,可乐必妥无效.最大尿流率:10.7 mL/sec.尿常规:++.腹部超声:膀胱后壁167*51mm巨大膀胱憩室,前列腺增生,前列腺体积58*41*56mm,残余尿约1200ml.MRI:前列
会议
目的 初步尝试经腹单孔多通道末端可弯3D腹腔镜行猪肾盂输尿管成形术,评估以猪作为动物模型进行单孔腹腔镜肾盂输尿管离断成形术的可行性,总结配合使用末端可弯3D腹腔镜的经验体会及操作难点.方法 猪全麻后取左侧卧位,取经右侧腹直肌切口,长约3cm,逐层切开至腹腔后,置入Olympus单孔多通道port建立操作通道.以14mmHg形成气腹,置入Olympus10mm末端可弯3D腹腔镜及预弯器械,电钩打开侧
会议
目的 探讨经尿道精囊镜检术的方法与近期疗效,及寻找射精管开口失败的处理对策.方法 21例血精症患者,精囊炎14例,精囊炎合并结石5例,射精管囊肿2例.6/7.6 F输尿管镜放入至精阜开口处,放入硬膜外导管,循导管置输尿管镜入精阜腔(前列腺小囊),在精阜腔左侧壁3~5点经开口处用0.028英寸斑马导丝试插、"破膜",找到射精管,循导丝进入精囊,用庆大霉素或甲硝唑冲洗精囊内积液,观察各囊腔,钬激光碎石
会议
患者张某某,女性,47岁,主诉"间断性无痛肉眼血尿2年余"收入我院.术前泌尿系CT提示:右侧肾盂占位性质待查.完善术前准备,在全麻下行双侧输尿管软镜探查+右侧肾盂肿瘤镜下切除术.麻醉后,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单.生理盐水作冲洗液,直视下经尿道置入F21膀胱镜,顺利进入膀胱,观察膀胱粘膜光滑,双侧输尿管口清晰,可见喷尿.
会议
NBI下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是近年来新兴的膀胱肿瘤经尿道腔内治疗手段,对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NBI技术在术中能够有效避免较小瘤体及原位癌的遗漏,而钬激光切除技术则具有出血少、无闭孔神经反射发生风险等诸多优点,两者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技术优势,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手术安全性,同时也可有效降低膀胱肿瘤的复发风险.我院自2012年6月以来,已累计为76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
会议
Objective: To describe a modified suture technique for transperitoneal laparoscopic dismembered pyeloplasty (TPLDP), which can be consistently replicated.Patients andMethods: Between June 2010 and Apr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