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地区老年人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龙岩地区老年人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 方法:2015年07月至2016年03月于本院骨伤科病房住院的102例老年患者,收集年龄、体重、身高等资料,计算体质指数,采用骨密度仪测定正位1~4腰椎(L1-4)和股骨颈骨密度,据腰椎骨密度分为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组,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25(OH)D)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骨质疏松组年龄(71.7±7.6)岁,与非骨质疏松组(69.3±8.2)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9,P=0.14>0.05);骨质疏松组BMI(21.8±3.0)kg/m2,与非骨质疏松组(24.2±3.8)kg/m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P=0.01<0.05);骨质疏松组血清25(OH)D为(38.3±18.2)nmol/L,低于非骨质疏松组(49.7±21.8)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P=0.005<0.05);血清25(OH)D≤50nmol/L者,骨质疏松组占46.7%(21/45),非骨质疏松组占28.1%(1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6,P=0.042<0.05);进一步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L1-4骨密度呈正相关(r=0.23,P=0.02<0.05),但尚不能认为血清25(OH)D水平与股骨颈骨密度存在直线相关(r=0.15,P=0.16>0.05). 结论:老年人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骨密度有关,且与腰椎骨密度呈正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冠心病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中医治疗冠心病的病案,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中医治疗冠心病的用药经验.结果:常用药物包括川芎、丹参、当归、赤芍、黄芪、红花、桃仁、茯苓、桂枝、炙甘草、党参、薤白、甘草、麦冬、柴胡、瓜蒌、陈皮、延胡索、生地黄等这些药物多具有活血、补气、补血、化痰等功效.常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冠心病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中医治疗冠心病的病案,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中医治疗冠心病的用药经验.结果:处方常用药物包括丹参、川芎、当归、茯苓、黄芪、赤芍、当归、茯苓、麦冬、红花、郁金、炙甘草、党参、桃仁、薤白、桂枝、五味子、瓜蒌、甘草、陈皮、半夏、三七等,这些药物多具有活血、补气
民族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文化特色,医疗保健理论知识和药用资源特色.中国的民族医药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有大量的历史文献、专著,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已形成完备的医药理论体系,如藏、蒙、维、傣族的医药学;第二,具有医药文献或专著,也有丰富的诊疗技术与药物应用经验,但理论体系尚不完整,如壮、苗、彝、土家族等民族医药;第三,有医疗技术和药物实践经验,但无文字史
柴胡疏肝散为中医疏肝理气的代表方剂,由陈皮、柴胡、川芎、枳壳、芍药、香附、炙甘草7味药组成,具有抗抑郁、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抗炎、抗氧化应激、降脂降糖、抗纤维化等作用.本文针对近10年来柴胡疏肝散化学成分及其在治疗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代谢综合征等方面的药理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阐述,为深入研究柴胡疏肝散及其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目的: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价五福心脑清软胶囊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瘀血阻滞证)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优效性检验试验设计的方法.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瘀血阻滞证)患者24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20例,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积分的变化.结果:用药后,治疗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中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和疾病认知程度的改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发生的危险因素,为POP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确诊为POP患者800例进行问卷调查,辨证分型,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影响其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绝经年限、饮食习惯、饮用奶制品、曾用钙剂、运动习惯、日照情况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关,兼有脾虚者在40-49岁即有发病.结论:骨质疏松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正常的蛋白质摄入、饮奶,服用钙剂及合理的运动,经常
目的:探究针灸任督脉经穴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对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针灸任督脉经穴治疗的5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针灸任督脉经穴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临床治疗前后,50例患者对临床医疗工作的总评分变化情况.结果:5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经针灸任督脉经穴治疗,17例患者治愈(34%),29例患者临床治疗显效(58%)
目的:探讨中药肠内营养剂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0名MS患者随机分成中药肠内营养剂研究组和西药治疗对照组各60名.对照组在给予西医标准化药物治疗同时加强运动及科学的膳食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手段同时在患者规定的特定主食中辩证加入中药细粉组成中药肠内营养剂.经过一年的干预分别观察各组干预前后BMI指数、血压、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BG)、糖化血红蛋白(Hb
目的:通过对健脾益肾、气血双补法对EPO拮抗的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的治疗作用进行验证,探讨该疗法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住院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补肾健脾补血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对症支持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红蛋白(Hb)、贫血的中医症候临床症状积分、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
目的:探讨益智游戏对老年痴呆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2015年12月~2016年7月,对来自福州某三甲医院的老年康复病房的68名老年痴呆患者采用益智游戏模式进行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简易智能评估量表(MM0SE)、康奈尔痴呆抑郁量表(CSDD)和生活质量量表(QOL-AD)对患者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患者的认知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干预前,患者的抑郁状态较干预前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