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和GIS技术相结合的区域土壤侵蚀评估方法

来源 :首届长江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286491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侵蚀是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在中国尤为突出。如何评价侵蚀的范围、程度日益成为研究的焦点。遥感和GIS技术(特别是遥感卫星的广泛应用,如MODlS),已经成为土壤侵蚀评估的主要手段。本文以江西省清丰山流域为例,利用遥感和GIS技术进行土壤侵蚀评估。首先利用遥感和GIS技术获得需要的专题数据:土地利用类型、降雨量、坡度、植被覆盖度等,然后对各种因素进行主分量变换,得出土壤侵蚀综合指数。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有效,能够为相关部门宏观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其他文献
通过硬化水泥浆体物理力学性能的检测,以及扫描电镜、交流阻抗和孔结构等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掺量的粉煤灰对硬化水泥浆体早期水化和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水泥的凝结时间增加,抗压强度降低,熟料矿物的水化速率提高,但水泥-粉煤灰体系的水化速率降低;水泥浆体中孔溶液电阻和阻抗相应降低;硬化水泥浆体中大孔减少,微孔增加。
研究了钢渣的掺量对水泥强度的影响,采用SEM和EDXA分析了水化产物的形貌和微区化学成分,并用XRD对水化产物的矿物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钢渣磨细后活性有很大提高,本文所使用的宝钢钢渣,当比表面积为444.5 m2/kg时,其28d强度活性指标可达82.4%;钢渣的掺入会降低水泥的净浆抗压强度,但随钢渣水化的全面进行,7d以后龄期的强度增长就较快,至120d净浆抗压强度已与硅酸盐水泥相差甚小;
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高,仅为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1/4;长江流域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目前的开发量还很低;长江是我国内河航运最发达的河流,2000年通航里程约8万余km,占全国内河总通航里程的70%。水资源开发在长江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突出的地位:防洪安全是保障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战略措施;灌溉是保障农业稳产高产的关键措施;供水是城镇发展的生命线;水力发电是保证长江流域电力供应
作者针对《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报告》(1990年修订)及长江流域其他水利专项规划实施以来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新时期长江水利发展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提出了新时期长江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应坚持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提出了继续加强流域重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依法强化政府对涉及水事务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长江“防洪除涝减灾体系、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水生态环境保护体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战略环境评价是在以往研究和评价的基础上,按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的要求,对推荐或已选定的工程方案从战略层次进一步评价工程建设对增强综合国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及工程应重点关注的生态环境影响。基于宏观性、全局性、战略性研究和评价,认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项跨流域调水解决京津华北平原地区缺水状况,实现我国南北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战略举措。工程建设对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改善生
长江中游的鄱阳湖和东洞庭湖已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长江中游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长江中游各湿地(洞庭湖湿地、四湖湿地、鄱阳湖湿地、龙感湖湿地等)由于处于同一构造背景和形成演化过程以及明显的对称性分布和江湖关系的一致性,从而构成了一个湿地系统整体,因此,对长江中游各湿地应该实施统一的保护和管理、统一的开发与利用规划。建议设立跨省、地的“长江中游湿地管理委员会”;提出
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振动诱发厂房振动,导致厂房结构破坏,影响机组正常运行,在国内外大中型水电站中均有发生,厂房振动分析在水电站设计中日益被重视。本文采用三维有限元整体模型对三峡左岸电站厂房进行振动分析,包括厂房结构自振特性分析和共振校核,水轮机流道内脉动水压力作用下厂房振动分析,提出了厂房振动控制标准建议值,评价了厂房的抗振性。
人们依水而生,堤防保卫着两岸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防洪法》的要求,防汛期间长江堤防一定范围内禁止一切对长江防汛有影响的工程施工。随着社会发展,临近江河的大型工程日趋增多。由于武汉阳逻长江大桥工程实际要求,在汛期临近长江处需进行超深基坑施工,施工时若无法科学解决水的影响,不仅会导致工程失败,而且会造成堤顶沉降变形开裂、防渗墙变形与渗漏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甚至威胁到长江堤防的防汛安全,因此环境保护
GIS及其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是结合实际工程,在水利工程设计向数字化、可视化和智能化发展方面进行的开拓性研究工作。本文讨论了GIS辅助水利工程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同时提出了系统的建设框架,希望在现代化水利工程设计方面做出有益的尝试,为水利工程设计服务。
本文从对“健康长江”的理解与认识角度,指出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测的必要性,提出以遥感技术为主要手段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进行全面动态监测的优势所在。通过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整个流域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及时、全面的调查、评价与预测,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将会是非常明显的。同时,本文对生态环境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动态监测的研究方案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以GIS技术辅助建立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