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GA缓释地塞米松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首届全国代表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196091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为止,尽管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对创伤性脑水肿的治疗是有益的,但临床推广仍存在较大困难,首先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即使是短期用药,其安全性是否有保障仍是有争议的问题。脑内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创伤性脑水肿,是避免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从而减少其危害的有效途径。近来缓释剂本身的研制也在快速发展,为局部用药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其中缓释剂聚乳酸甘醇酸(PLGA, Polylactidc acid一glycolic acid copoIymer)是当今新型的前景看好的缓释剂。本研究拟以地寨米松磷酸钠(Dexamethasone sodium phosphate, DSP)为主药,聚乳酸甘醇酸共聚物作为缓释载体合成地塞米松缓释剂,探讨其方法的可行性和缓释效果。
其他文献
灰树花又名莲花菌、贝页多孔菌等,分类上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褶菌目、多孔菌科、多孔菌属。本文以液体发酵所得的灰树花菌丝体为实验材料,采取热水浸提、酸浸提、碱浸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临床医生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同时,社会法制日益完善,医生不仅仅要
本文综述了颅脑创伤信息系统构建的背景;从(一)海量医学信息的科学定义和规范、(二)系统设计的标准化、(三)系统的可扩展性、(四)系统安全性、(五)信息数据导出方面介绍了
  尽管颅底显微外科技术日臻成熟、理性化,但其复杂的解剖结构及部位的深在决定了颅底为高危手术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的出现,立即融入了颅底外科治疗中.颅底由蝶骨嵴和
会议
  目的:探讨颅底脊索瘤的临床分型、诊断与手术.方法:1988年9月-2002年12月收治102例颅底脊索瘤病人,临床主要表现为颅神经功能损害、运动障碍、鼻咽部症状等.根据肿瘤起源和
会议
通过从 NBS 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 PCR 的方法,以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vat.botrytis)抗、感黑腐病的近等基因系为材料,分离得到 NBS-LRR 型抗性基因同源序列,并获得1个
  经过许多神经外科医师的不断探索与不懈努力,近十余年来,神经内镜技术逐渐成熟、完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本文在总结神经内镜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神经内镜技术相关概
本文对52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颅内压(ICP,intracranialpressure)及脑温(BT,braintemperature)监测的同时,将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旨在揭示亚低
  作者受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王忠诚院士的委派,于2005年6月17-18日,出席了在捷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举行的国际学术研讨会-PerspectiveinCentralNervousSystemMalignan
会议
  创伤性非断离轴索损伤(Nondisruptiveaxonalinjury,NDAI)是在损伤时或伤后一小时内轴索保持连续的一类损伤,在弥散性脑损伤中特别是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axonalinjur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