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社交媒体的兴起与发展使大学生形成了线上与线下交往的交融与重叠。微博作为移动社交网络和社交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在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产生着重要影响。目的:在以往研究基础之上,运用人际交往相关理论,从强弱关系视角出发,探讨微博对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的影响。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900名大学生微博使用与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的相关数据,剔除无效数据后共735份。结果:(1)差异性分析表明,微博参与行为与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在性别、生源地、独生子女、专业、年级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浏览行为(t=-5.32, p<0.001)、自我表露(t=2.16, p<0.05)、信息沟通(t=-2.89, p<0.01)在性别上存在着显著差异。互动行为(t=2.51, p<0.05; t=2.83, p<0.01)、微博参与行为(t=2.46, p<0.05; t=2.62, p<0.01)、自我表露(t=2.17, p<0.05; t=2.05, p<0.05)在生源地和独生子女上差异显著。专业在浏览行为(F=5.804, p<0.01)、互动行为(F=7.717, p<0.001)、微博参与行为(F=6.166, p<0.01)以及信息沟通(F=7.361, p<0.01)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年级在浏览行为、互动行为、微博参与行为、自我表露、信息沟通、网络依赖、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总分上均存在着显著差异(P<0.001)。(2)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浏览行为、互动行为、微博参与行为总分均与自我表露、信息沟通、网络依赖以及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行为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3)研究假设检验表明,互动行为对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60, p<0.001)。结论:微博使用对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具有正向预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