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参与海上丝路及其历史贡献和启示

来源 :第四届世界客商大会“世界客商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7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阐述广东客家人受日益紧张的人地关系的驱动,迁居海外的基础上,在海外从事商贸、开矿、种植和其他服务业,对侨居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并与当地居民建立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关系,体现了海上丝路的文化精神;与此同时,客家华侨华人以不同方式,向侨乡传播西式建筑、英语、使用侨批、在教会参与下兴办教育、医疗等公共福利事业,造就了一批有时代先进思想的人才,使梅州成为广东四大侨乡之一。客侨走出去和走回来互补、互动和互利,推动了侨居地和侨乡经济和社会的进步,是海上丝路文化发挥历史作用的结果。在当今建设新丝路的背景下,应改变传统观念,从历史中得到启示,继承、发掘客家海上丝路文化资源,将为客家地区融入新丝路范围、实现侨乡新发展,为巩固和扩大与海上丝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关系服务。
其他文献
文学地理学、地域文学和生态诗学是这些年中国文学界流行的批评范式,表面看来,它们之间距离较远,但是实际上存在着密切联系,某种程度上三者都是西方文化"空间转向"
会议
地域、区域与地理本身是一组概念相近、意义较为模糊的词语.按《新编学生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所谓"地域"是"具有很大面积的一块地方","区域"则是"地域范围或区域
会议
文学地理学学科建设具体表现:学科的性质虽然认识还有一定分歧,但大体是明确的,即文学地理学以文学为本位,引人地理学知识或者是以地理学的视野来研究文学。这个认识已
会议
本文从学科定位的高度,指出文学地理学既是文化地理学的分支,也可以是地理学的一种认识论(文学地理学为文化地理学提供空间分析的必要内涵)。为此,本文对该学科的任务
会议
  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推动音乐文化的互联互通,对客家山歌来说,不仅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互惠的机遇。本研究通过对客家山歌传播的现状、客家山歌海外传播的途径与方式、客家
  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以"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松口为切入点,对客家民俗体育文化交流进行研究。针对客家人漂洋过海,遍布海外的现实,提出客家民俗体育文
  彩书陶艺作为梅州对接"一带一路"的切入点,其创新实践的积极意义在于不但以陶瓷作为一个主要物件重现古丝绸之路的商贸行为,更在于其创新的意识和充满时代性的表现,可以承载
  香港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唐朝时屯门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清朝时香港岛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当今维多利亚港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未来九龙半岛
  客家研究多关注闽粤赣地区,对于广西客家研究较少。本文立足于广西客家研究,探讨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平台、世界客属大会、世界客商、华商的区域的网络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