蚓激酶对冠心病患者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及意义

来源 :第七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116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确诊为冠心病的48例病随机分为2组对照研究,探讨蚓激酶对冠心病的疗效及对血管活性物质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了解中青年及老年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及冠脉造影特点,以探讨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为心肌梗死的防治提供指导.
本文总结了1997年-2001年作者共行冠状动脉造影1240例,共发现冠状动脉心肌桥49例,其中合并严重心肌缺血心绞痛21例的临床资料,以探讨该病的发病率.
本文介绍1例前降支巨大心肌桥合并主干病变的病例资料.并分析其疾病解剖特点和临床治疗的特点,着重介绍该病的手术治疗术式选择.
本研究拟通过测定红细胞中PHGPX、共轭双烯、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Na-K酶水平,探讨冠心病及高脂血症患者体内抗氧化酶体系变化特点.
采用连锁分析和关联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原(AGI)基因位点与高血压间存在着紧密连锁关系.本文介绍关联研究的基本概念,高血压关联研究的临床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向.
本文首先讨论了内乳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介入治疗(PCI)的疗效比较,然后介绍了冠心病血运重建方式的选择以及冠心病治疗的前景展望等.
经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采用直径小的动脉鞘及导引导管,穿刺部位易于止血,可望降低血管穿刺部位并发症的发生率,作者开展此技术11例,本文总结报告.
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电图ST GPⅡ/Ⅲ比值及Ⅰ导联ST段移位对预测下壁急性心肌梗塞(AMI)罪犯血管的价值.为下壁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图诊断提供依据.
本文探讨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症以及存在合并症的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方式评价,就如何更好合理地应用PIC技术作一综述.
本文通过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不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α颗粒膜蛋白-140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