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联合透光直视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来源 :2006年全国微创外科论坛暨《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创刊五周年纪念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联合透光直视旋切术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 方法:42例患者、66条下肢静脉曲张采用该方法治疗;男性13例,女性29例,年龄32~75岁,平均53.6岁. 结果: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联合透光直视旋切术后,下肢静脉曲张均临床治愈,术后合并足水肿15例,放松弹力绷带后2~4天恢复.28例合并淤斑,均在术后2-8周消失.1例在术后3周手术肢体发生感染,应用抗生素治疗治愈.未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皮肤坏死等严重并发症.随访2~12个月,均无复发,疗效满意. 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联合透光直视旋切术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手术切口小、少,疗效确切等优点.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2001年4月至2006年1月180例肾上腺病人行后腹腔镜下手术,男82例,女98例,年龄18~81岁,平均年龄42.5岁,病变大小0.5cm×0.
会议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自制网袋肾悬吊固定术治疗肾下垂的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3例后腹腔镜下自制网袋肾悬吊固定术治疗肾下垂的有关资料.包括手术适应症、腔镜的径路、中具体
会议
目的探讨内镜下静脉交通支离断术的优越性、适应症和并发症. 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患者施行内镜下静脉交通支离断术术后情况. 结果61例患者全部行内镜下静脉交通支离断术
经文化部、教育部批准,东北师大学报(教育版)正式创刊,自一九八五第一期起,在国内公开发行。目前已出刊两期。在第一期创刊号上,编委会主任、我校顾问黄彦平同志撰写了发刊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结合术前膀胱镜下留置D-J管的适应征选择、置管与手术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临床资料,上段结石28
会议
背景与目的:原发直肠肛管小细胞癌(SCC)是直肠肛管肿瘤罕见的类型,占比不超过1%.与常见的直肠肛管腺癌相比,直肠肛管SCC的临床症状以及影像学表现不具有特异性,诊断较为困难,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逝世后,许多工人、农民、干部,乃至学生,纷纷投书莫斯科的报社编辑部、掌管文化的苏维埃机关和党中央委员会,建议永远保存对领袖的纪念。在所有的
目的探索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临床资料与方法1995年12月至2006年3月对64例胃食管反流病人施行腹腔镜抗反流手术.其中男28例、女36例,平均
会议
背景与目的:成人腹股沟疝只能通过手术治愈,随着技术与设备的发展,腹腔镜下手术已被医患所认可.本研究旨在探讨经腹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
本文介绍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瓣膜手术的体会.文章指出,对于风湿性瓣膜病病人,年龄超过50岁或有心绞痛症状者,需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乳头肌慢性缺血所致二尖瓣关闭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