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养殖鱼类弧菌病病原生物学及其免疫防治

来源 :中国水产学会鱼病学专业委员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tuo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所带来的多种负因子影响,海水养殖鱼类病害的种类、发病频率及危害性逐年增加,其中弧菌病是海水鱼类养殖过程中主要病害之一,死亡率常在80%左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003年,我们从广东湛江特呈岛网箱养殖的红鳍笛鲷身上分离、纯化到一株高致病性病原菌Ls-1.该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有运动性,菌落半透明,最适温度28~30℃,需盐生长,氧化酶反应阳性,发酵葡萄糖不产气,不发酵肌醇,对弧菌抑制剂0/129敏感.经API-ID32E细菌鉴定系统及弧菌科细菌生化鉴定管鉴定,该菌为一株溶藻弧菌(Vibrio aginolyticus);其对红鳍笛鲷的半数致死量为6.32×105cfu/mL. 首先对溶藻弧菌的致病因子进行了研究,提取并纯化了溶藻弧菌的胞外产物(EC). 其次,对溶藻弧菌的保护性抗原进行了筛选。我们还提取了溶藻弧菌的外膜蛋白(OMP), 并对其在紫红笛绸中兔疫保护性进行研究。再次,对机体的免疫学进行了研究。分别从赤点石斑鱼和紫红笛绸的血清中分离纯化了其免疫球蛋白IgM,对其特性进行了研究。 最后,还制备了多种溶藻弧菌疫苗,并对疫苗的效果进行了现场评价, 如上所述,我们对溶藻弧菌的病原生物学、流行病学和免疫学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这将为弧菌病的研究和防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石斑鱼血清免疫球蛋白经饱和硫酸胺沉淀,Sephrose-4B柱提纯后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鼠脾细胞与SP2/O细胞杂交融合,获得两株抗石斑鱼免疫球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Mab-8D6
会议
Context: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childhood overweight and obesity on quality o f life (QOL) have been shown in clinical samples but not yet in population-base d
根田鼠和高原鼠兔是青藏高原土著动物,对低氧有良好的适应性.本研究采用不同模式低氧:CoCl2(i.p.20,40和60mg/kg)诱导和混合气常压低氧16.0%O2(2.3km)、10.8%O2(5km)和8.2%02(7k
微生物是地球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和分布最广泛的生物类型.微生物以群落的形式存在于各种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地球上各类元素的地质化学循环离不开微生物的参与,所
会议
采用石蜡切片和动物组织细胞染色法,对不同生存条件下的大黄鱼以及患肝脏疾病的大黄鱼进行组织切片,在显微镜下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采用酸水解法测定不同生存条件下以及患病
会议
对养殖中华鳖(trionyxsinensis)自然发生的药源性肝病病例与试验建立的诺氟沙星、土霉素药源性肝病动物模型,运用组织化学、组织与细胞病理学方法,研究了中华鳖肝组织和细胞
会议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是鲑鳟鱼类的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本文建立了Taqman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鱼类的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选取IHNV病毒的N蛋白基因保守序列,利用
会议
本试验分别以0、25、50、100mg/kg饲料的维生素E水平进行了鲤维生素E缺乏的病理学和血液学研究.经20周的饲喂试验,各试验组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日粮中维生素E水平呈负相关,其
会议
罗非鱼(Tilapias)隶属鲈形目(Perciformes)、鲈形亚目(Percoidei)丽鱼科(Cichlidae),有非洲鲫鱼之俗称.其原产子非洲,具有生长迅速、繁殖力和抗病力强等优点,因而为联合国粮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VHS)、传染性胰脏坏死症(IPN)、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IHN)是同被列为的二类传染病,这三种病毒病均是由RNA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可侵害多种海
会议